一天消費10元以內 大學生創業前先學"吃苦" 三天走完100公里
五一期間,一群大學生將從上海出發,在三天時間里徒步行走100公里到蘇州。召集活動的同學介紹,步行的目的在于培養自身的職業發展意識,為了提升參與者的理財觀念,每人每天在路上的消費額不得超過10元,現在報名人數已過百。
徒步行絕不是“自虐”
召集這次活動的是上海理工大學職業發展協會的同學,會長岑偉平介紹,步行100公里和遠足郊游不同,一邊漫步一邊游戲肯定不行,參與者必須具備充沛的體力和頑強的意志。根據初步計劃,參與者第一天就要沿著312國道行走50公里,隨后兩天繼續行走35公里和15公里,行走期間,所有人不得在賓館或民居住宿,必須在事先聯系好的學校或工廠等開闊的場所搭起帳篷休息,因此,每人還得隨身攜帶一個至少20斤重的放帳篷和隨行物品的背包。 在很多同學眼里,徒步行走既不等同于沒有時間和行程規定的遠足郊游,也不同于熱衷于攀峰越野的驢友活動,簡直是一種枯燥乏味的“自虐”行為。對此,岑偉平解釋,徒步行走的意義在于提升自身的職業發展意識和能力,“活動至少可以鍛煉我們的就業、創業和理財三種能力:10人一組結伴行走,可以培養我們就業的團隊合作精神;只靠雙腿走完全程,可以培養我們創業所具備的意志力;每人每天消費不得超過10元,則可以鍛煉我們的理財能力。”
外校同學“軋鬧猛”
對于并沒有長途跋涉經歷的學生來說,100公里行走是不是太遠了?參與者能堅持下去嗎?岑偉平對此很有信心:“以前,我們也有過相似的鍛煉,讓人意外的是,雖然沒有事先準備,但是絕大部分同學都堅持了下來!”該校本周剛剛成立的“女子職業教練營”在上個月選拔時,大量男生和女生同時報名,當時開展了一個長達25公里的徒步行走活動,93人參加,最終82人堅持走完全程,其中女生就占到30多名。 讓岑偉平感到意外的是,雖然沒有任何宣傳,這次活動從上個月籌劃至今,已經在多所高校內得到廣泛傳播,華東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大學的一些同學這些天也來詢問是否可以報名,現在報名者總數已經達到了100多名。而按照原先計劃,隊伍人數要控制在60人到100人之間的。
樂于參加校外“毅行”
無獨有偶,明天一早開始的“上海磨房50公里毅行”活動也吸引了不少大學生的參與。這個活動本是驢友為了攀峰越野,日常鍛煉體能的“熱身活動”,現在也成了一些年輕人鍛煉身體的“主攻項目”。在東北片一所高校的BBS上,一則召集帖發了不到幾天,報名人數就超過了發帖者當初的預期,發帖者不得不補充說明不再接受個人報名,參與者必須自己“組團”才能參與活動。 參與“50公里毅行”的一名網友告訴記者,每周末浦西和浦東都會有人堅持“毅行”,多至三四十人,少則一兩個人,一晚走完18公里,“在別人眼里這是‘自虐’,其實只要堅持下來,這也會成為一種享受。”在他看來,徒步行可鍛煉創業精神這種說法完全說得通,因為“做任何事都需要執著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