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一普通農民發展“豬—沼—果”生態農業,一年能有多少賺頭?日前,永定縣洪山鄉樟羅村青年農民張全勝的回答是:10多萬元。他種了42畝蜜柚,在果園內建豬場,建沼氣池。在他的帶領發動下,全村80%以上農戶有了果園,80戶建了沼氣池,去年人均純收入增加790元。
在永定縣,像張全勝一樣走上自主創業之路的農民有10多萬人,他們通過創辦家庭工業、開展規模種養、成立農業合作社等方式,帶動當地農民收入持續增長。
鼓勵更多的農民自主創業,是永定縣實現農民持續增收的戰略性舉措。近年來,永定縣不斷在融資、稅收、土地使用、行政審批等方面對農民創業進行扶持,并根據“產業發展、市場需求、農民愿望”相結合的原則,每年培訓農民近10萬人次,一批專業大戶、合作社骨干、家庭企業主和農業企業經營者脫穎而出。一幫農民的成功創業,往往帶動一大批農民創業、就業,有的甚至在當地形成新的產業。在專業市場周邊,大量農民從事家庭工業;在市場、城市周邊和集鎮,許多農民從事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服務業;在交通要道附近,農民從事道路運輸活動。仙師鄉務田村一些農民長期種植“六月紅”早熟芋,幾年前他們組建了“六月紅”產業發展公司,“六月紅”種植區域迅速發展到全鄉,并輻射到陳東、岐嶺、大溪、下洋等周邊鄉鎮。目前,永定農民的創業腳步還跨出“省門”,在廣東、江西、安徽等地建立烤煙、珍禽等生產基地。永定是聞名天下的“烤煙之鄉”,培養出了一大批種煙能手,許多種烤煙的能手便到外地去謀發展、賺大錢。去年,永定前往廣東租地種植烤煙的農戶有240多戶,每戶種植40畝至100畝的烤煙,這些種植戶一年累計賺了500萬元回永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