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記服務公司前景看好 中國的速記業沒有經過機械速記的階段。以前由于市場需求不大、從業人員稀少,就算有一些公司有這種需求,一般只能從法院等機構找來一些記錄員“客串”,因為市場上很難找到這樣的公司、人手。國內的速記業真正進入市場,是在上世紀90年代后期,隨著跨國知名企業的入駐,國內一些大中型城市的商業活動空前頻繁,這些商業活動的信息需要第一時間、準確地向外界傳送,而這些信息的記錄需要高水準、專業的速記人才。于是,在北京一些以前從事過同速記有關工作的人,開始三五人湊在一起,專門從事速記服務,形成最原始的作坊式小公司。到了后來,“亞偉中文速錄機”問世后。速記公司才開始為人所知,并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據統計,北京目前正式登記的速記公司有二十多家,上海有十幾家,深圳有三家。
國內速記公司很多是雙線經營的,既為外面的客戶提供速記服務,又向業界人士提供速記培訓。也許你會認為他們雙線經營是為了帶來更多的利潤,其實不然,他們這種既當運動員又當教練員的舉措,完全是不得已而為之。據了解,國內的速記公司,大都不是苦于無“市場”,而是苦于無“人手”。由于市場是在完全不自覺的情況下形成,需求市場的一下子壯大和服務市場的長期人才真空形成巨大供求缺口,很多速記公司知道從市場上找人才是不現實的,于是,它們一方面不斷接業務,一方面又必須向外培訓招生。這種培訓的目的是能培養出一些自己公司適用的人才,而不是將培訓當成另一種創收手段。
投資風險
目前國內速記公司競爭無序、良莠不齊。市場上存在不少的市場作坊式公司。這些公司運營成本少、經營形式靈活,為了避開正規速記公司的正面競爭,他們大都會采取“價格戰”。這給這個行業帶來巨大壓力,這些公司還經常會采用不正當的手段,私底下向專業速記公司“偷”人才。這種“人才借用”是一種不正當的市場競爭,是市場無序的表現,對于有實力的公司,是不公平的。
另外,行業協會缺乏約束力、沒有完善的人才認證體系等都是國內速記公司的軟肋,也是阻止國內速記公司迅速發展的瓶頸。
市場預測
速記服務行業前景被看好。雖然目前國內的速記服務公司軟肋不少,但其前景還是被大多數人所看好。
首先,市場需求大。隨著國內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場合開始依賴電腦速記,會議、審判、網站訪談等均需要及時地進行文字記錄、處理。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每天各類會議達上萬場,如果其中的30%有速記需求,那么,你可以想像這些會議服務公司的市場前景會多么的樂觀,那些速記員會多么的搶手。而且,這個市場需求還會隨著經濟的發展而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廣。
其次,會議服務公司的準入門檻低、投資風險低。據業界人士介紹,目前成立一家小型速記公司,有10萬元投資資金、幾個專業人手也就夠了。至于申辦手續,也不是十分麻煩。這樣的準入門檻,在很多行業根本是不可能的。由于門檻低,因此其風險系數也相對較低,從三兩個人合辦的作坊式公司起步,經營得好,擴大規模或開連鎖公司;萬一經營得不好,隨時都可以“抽身離去”。
總的來說,速記公司,主要的成本還是在人力資本方面,如人員的基本工資、福利等,至于電腦、速記機等設備,成本不是很高,且折舊期較長。尤其在市場萌芽期,人才奇缺,速記人員的水平,往往是直接決定速記公司口碑、營業狀況的關鍵,這個時期,速記公司花在人才招聘、培訓等方面的成本會更高。
再次,近年來就業形勢不容樂觀,一部分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人可能會選擇進入以前人們“嗤之以鼻”的速記業,這對改變速記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的格局、轉變人們對速記的傳統看法帶來積極的作用,也有利于提高速記行業的社會認知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