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漣水,涌動著振奮精神、加快發展的熱潮。
在江蘇漣水經濟開發區內,隨處可見高高聳立的塔吊和忙碌的建設工人,投資1050萬美元的天美紡織、1000萬美元的力信電子一期工程等26個新開工項目和總投資5億元、一期投入9000萬元的蘇杭電子等41個在建項目,都在緊張的建設之中。投資2.17億元的錦綸化纖,投資1億元的鴻鵠化纖等54個竣工投產項目廠區內,機聲轟鳴,人來車往,一派繁忙景象。梁岔、高溝等5個鄉鎮工業集中區全面開工建設,這邊鋪路架橋接電通水忙得不亦樂乎,那邊63個招商引資項目已“呱呱墜地”,在集中區里落戶生根。這是漣水實施招商引資和自主創業結出的碩果。
今年以來,通過設立區域招商分局,堅持“面向規模企業,面向上市公司,面向知名品牌,面向連鎖業態”的“四個面向”,推行駐點招商、專職招商、產業招商、以商招商多管齊下的有效招商模式,推出“四個一”緊逼考核措施及“見利分紅”等一系列激勵措施,該縣的招商引資工作捷報頻傳,碩果累累。1-5月份,全縣上報市跟蹤考核的規模項目達128個,固定資產實際到位資金8.05億元,同比增長64.6%。4月份以來列入市考核的開工建設項目已達20個。
2006年5月,在漣水召開的三千人大會上,縣委書記李衛平代表新一屆縣委提出了把招商引資和自主創業作為振興漣水經濟兩只翅膀的“雙翼論”:漣水經濟的提速超越,僅靠自身的“造血”和積累遠遠不夠,必須把招商引資作為加快發展的第一抓手;富縣以創業為先,富民更要以創業為本,將激勵和保護自主創業作為發展本土經濟的關鍵舉措,盡快催生內在活力使漣水的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從而成為富民強縣的主力軍。
為加大漣水招商引資的吸引力,漣水縣不斷提高園區建設水平,完善各項設施,優化服務質量,使得園區真正成為投資商的“溫馨家園”,從而產生出越來越多的客商到漣水投資上項目的“葡萄串效應”。去年,僅縣經濟開發區竣工投產的企業便達75個,實現工業開票銷售收入42.8億元,入庫稅金4750萬元。2006年,漣水縣累計引進符合縣統計標準的項目388個,其中5000萬到1億元的項目35個,超億元項目12個,在建的超億元項目6個,合同引資額38.6億元,固定資產實際到位資金16.2億元。
一個個大項目落戶漣水,有力地推動著漣水這個傳統農業大縣向新型工業化轉軌的進程,而那一個接一個數都數不清的全民自主創業點,更如同春天里盛開的朵朵鮮花,將漣水發展經濟的百花園,裝點得更加姹紫嫣紅、五彩繽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