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熱,瑜伽教練自然也身價倍增。形形色色的瑜伽教練培訓班,紛紛拋出既可以“掙大錢”,又能夠“速成”的誘餌,廣撒網招生。令人擔憂的是,在培訓機構[創 業網www.fswenwen.com]良莠不齊、教練資格認證缺乏統一標準的情況下,培養出來的瑜伽教練是否會“誤人子弟”,給學員帶來運動創傷?
“攀親”學院派
瑜伽這塊巨大的“蛋糕”,吸引了眾多健身機構前來分食。 不少健身機構不但[創 業網www.fswenwen.com]開設大眾瑜伽班,還專門針對有志于成為瑜伽教練的學員,成立了瑜伽培訓學院,開辦瑜伽“教練班”。
瑜伽“教練班”競爭也日趨激烈,為了突出自己的“專業性”,部分培訓機構表示他們的資格認證書是與一些體育類院校聯合頒發的。
8月28日,青鳥培訓學院培訓部主管裴蓓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學院的瑜伽教練培訓是和北京體育大學聯合頒發的,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專業性。
同樣與北京體育大學搭上邊的還有東方瑜伽培訓學院。不過與青鳥瑜伽不同的是,東方瑜伽培訓學院的出身可能更為“正統”一些,其創辦人就是北京體育[創 業網www.fswenwen.com]大學武術學院的在職教師,也是北京體育大學的首席瑜伽導師鄭先紅。
8月28日,鄭先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頒發的資格證書都是“蓋著體育大學的章”,但是兩者卻存在本質的區別。雖然之前北京體育大學武術學院和青鳥培訓存在過[創 業網www.fswenwen.com]一定的合作關系,但目前該機構頒發的證書已與北京體育大學武術學院不存在任何關系,其頒發的證書為北京體育大學教育學院的認證,也就是說,專業性相對較弱。裴蓓也坦承,該學院培養的教練面向的是大眾健身,流派較多,不是很注重專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