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迎來電子商務時代 阿里巴巴上市帶動港股成熱門
香港股票交易所從來就不是內地高科技公司尋求上市的首選之地。除了在香港中小板有少數幾個在2000年黃金時機上市的價值極低的網絡公司以外,具有高科技、高理念的企業大多選擇在納斯達克或紐約上市。
然而這一切即將改變。內地的科技企業開始前往香港市場上市,一個原因是各個行業的股票發行公司越來越多地將香港視為優于納斯達克的集資地點。
香港聯交所積極游說
據傳今年10月即將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它是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從事B2B企業間電子商務的子公司。融資金額達10億美元的阿里巴巴承銷商為高盛和摩根斯坦利,預計在第四季度上市。該公司的上市已經開始吸引其他互聯網企業(尤其是國內的網絡游戲公司)在香港上市。
阿里巴巴公司最早在納斯達克抑或香港之間搖擺不定,在此漫長的時間里,香港交易所的高級管理層熱情地游說它到香港上市。阿里巴巴公司最終同意的主要原因是,香港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將其自身樹立為內地上市公司的主要證券交易場所。
“由于香港投資者熟悉內地上市公司,因此香港是這些內地公司的理想上市地點。”與香港聯交所關系密切的消息提供者說,“當你擁有像阿里巴巴這樣的公司時,其他公司將隨之而來,交易所將發展成為中心。當你成為中心時,專業和深入的研究報告自然隨之而來”。
阿里巴巴上市做大載體
著名互聯網人士方興東認為,10年前搜狐、新浪、網易三大門戶是互聯網的第一波浪潮,2002年冬天,短信、游戲形成第二波浪潮,第三次浪潮真正的高峰可能就是阿里巴巴上市。
易觀國際則認為,阿里巴巴B2B業務上市后,有望獲得較高的市值。這一預測源于阿里巴巴的B2B電子商務服務對中國千萬中小企業低成本開展其業務需求的滿足,龐大的中小企業市場推動了阿里巴巴的高市值預期。阿里巴巴的在線B2B業務已經逐步由為中小企業提供在線交易平臺的初級服務轉變成為中小企業的生態鏈提供服務的更高級B2B業務,不僅提供在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上的服務,還在中小企業最急缺的線下展會、貸款融資、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提供更加全面的增值服務,進一步加強了中小企業會員的黏性。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梅紹祖認為,目前中國網商群體數量已經達到3000萬戶,而到2006年年底,我國中小企業已經達到4200多萬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8%以上。中小企業所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占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60%左右,上交的稅收已經超過總額的一半,提供了全國80%左右的城鎮就業崗位。這表明,網商群體接近了我國中小企業總數的3/4,這說明我國的電子商務在快速發展并且達到了一個比較高的層次,電子商務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阿里巴巴雖然不是一個實體公司,但它已經在國內做成了一個超級載體,把許多實體中小企業都包容了進來。上市對它而言,是為了把這個載體做得更大。”上海信息化專家委員會委員、復旦大學教授顧曉明對阿里巴巴的供應商和采購商關系有此比喻。在國際化流通中,阿里巴巴成功扮演了貿易舞會組織者的角色。
“中國的中小企業就是電子商務的命脈,阿里巴巴必須為該群體找到國際化后的新價值鏈。”而在此前的發展進程中,阿里巴巴已經成功地引領國內中小企業不斷融入國際化。
阿里巴巴帶動創業潮
我國曾發生過兩次大的創業浪潮,新興企業集體涌現。一是改革開放初期以個體戶為代表的創業浪潮,二是1992年開始的下海熱。而今,隨著電子商務的日益普及,新一輪更大規模的集體創業浪潮再次涌動。
中國信息經濟學會電子商務副主任、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特聘創業輔導專家王汝林認為,隨著Web2.0廣泛地發展,它會更加廣泛地引領和帶動一些網民來投入到創業的熱潮里面去。所以這樣會進一步推動網絡創業潮的發展。預計今年,或者明年,電子商務創業潮一定會有新的更大的發展。
調研顯示,在淘寶這一“C2C”平臺上生存的并非不只有“C”,有一部分個人網商已經開始以此作為創業方式,有的已經開始具備企業行為,甚至已經達到中小企業規模。一些個人賣家年銷售額甚至過千萬元。據悉,目前我國網商已超過3000萬戶,網商群體的發展創造了眾多機遇,不僅為全球中小企業和創業者提供了創業平臺,也為電子商務服務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為金融、物流等行業創造了制度創新的重大機會。
自1999年,互聯網觸發了歷史性的第三次創業浪潮,并且一直延續到今天,并逐漸發展成為電子商務的創業。電子商務為創業者們帶來了史上門檻最低、最大眾化、最不具歧視性的創業機會。首先它降低了創業門檻,其次它引進了全球化的創新機制,在創意、資本、技術上實現了國際接軌,創業者只要思路清晰、方向正確、商業模式可行,就有可能實現成功。
有人預計,經由網絡做生意將不再是企業公司的專利,個人也將可以極便宜甚至無條件即可擁有經營網絡生意的機會,并且經由組織化的運作,將形成軍團式的網絡螞蟻雄兵。網絡提供了一個比實體便宜許多的“店面”,也使得“漸進式”創業成為可能。“80年代”創業的很多人是從網絡拍賣開始。先批來一批貨,試試看商品在網拍是否具競爭力,等規模到一定的程度再考慮開店。沒有門檻的經營方式將吸引無數人投入其中,編織個人網絡在家創業的夢想。
互聯網格局迅速變化
阿里巴巴不僅將帶動一大批內地的網絡公司尋求在香港上市、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同時,業內人士認為,阿里巴巴上市將使得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價值在國際上被進一步的高估,地位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易觀國際總裁于揚日前預測,互聯網下一個十年是電子商務的十年。更多的企業觸網,通過互聯網來進行交易以及發布信息,把互聯網變成彼此之間上下耦合的關鍵,其中承載了很多的商機。
而在阿里巴巴上市后,這一互聯網巨人的走向更加值得關注。易觀國際認為,互聯網的格局將在阿里巴巴上市之后的幾個季度內迅速發生變化,電子商務的重要性和投資熱度將持續攀升。
從阿里巴巴自身來說,上市后將成為一個融合的典型平臺,加大可待挖掘的廣度和深度,在IT技術和互聯網商業模式的共同作用下,向內有延伸至企業內部,向外則有改變整個企業產業鏈形態的潛質。這也就是阿里巴巴一直所描述的從Meet at Alibaba走向Work at Alibaba,最后走入Live at Alibaba。而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總裁衛哲表示得更為形象,也就是從供應鏈到生態圈的一種進步。
互聯網人士鄭敏認為,電子商務給了中國商人另一雙眼睛,并推動了中國經濟社會的成熟,隨著電子商務的出現,信息變得透明,中間商不占有壟斷信息的優勢,推動貿易、制造商分工專業化,這是阿里巴巴給中國互聯網發展做出的最大貢獻,同時,阿里巴巴由中小企業推動實現自身發展,中小企業網商群體則推動了中國信息產業的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