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數碼產品、名牌小家電、可透支信用卡 “開學經濟”成高消費溫床
名牌唱響
“開學經濟”
開學在即,商家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大好商機。移動和聯通營業廳早在開學前就“進駐”校園,擺出諾基亞、摩托羅拉、索愛等知名手機的打折專柜,還亮出橫幅——僅憑學生證即可獲得少則30元多則上百元的話費。手機多為800-2500元之間的品牌機,外觀漂亮、功能多樣,學子們紛紛解囊。
記者從大中電器、迪信通、鼎好電子商城等各賣場了解到,很多學生選擇在新學年開始前添置數碼設備。學生成了手機市場的購買主力。據大中電器廣宣部的負責人介紹,近期來買手機的學生增多,銷量較平時增長了48%。購買群體主要集中在外地來京和剛剛考入大學的新生,拍照、音樂功能仍然是學生選購的首要條件,以諾基亞、索愛兩個品牌為主,價格在2000元左右的機型。此外,根據鼎好統計數據顯示,學生買筆記本電腦和數碼相機的明顯增多,銷量大概比平時增加了20%左右。
記者在中關村海龍電子商城看到,盡管MP3、MP4的價格依舊雷打不動,沒有出現太大降幅,但還是吸引了不少學生模樣的顧客前來選購。一位電腦專賣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近段時間數碼產品價格呈現下降趨勢,因此不少家庭經濟條件較好的學生,便不再將目光放在低端產品上,而是開始關注一些性能較齊全、售后服務好的品牌產品。臨近開學,有不少學生前來購買電腦,他所代理的品牌筆記本電腦的日銷售量就比前段時間增加了20%,主要價位集中在6000元左右。
不僅是手機,MP3、電子詞典等電子產品也是一派旺銷。adidas、NIKE等名牌經銷商也在高校附近搶占攤位。一些大學生打著“學習”的旗號讓家長為自己購買各種電子產品,事實上,這些“大件兒”十之八九不是用于學習,買電腦主要是為了能打CS、聊QQ,買MP3是為了聽歌消遣。
“三大件”“新三樣”
一個也不能少
傳統的文具中小學生必不可少,而對于大學生而言,購物重點則主要是一些高端的電子產品,像MP3、電腦、手機等數碼產品,受到不少即將遠赴異地就學的大學生的青睞,稱之為“入學三大件”。與之匹配的各類數碼產品,如U盤、移動硬盤等也成為高校“數碼一族”競相追逐的產品。
隨著筆記本的普及,幾種被稱為“新三樣”的筆記本周邊配置也在熱銷。記者在網絡論壇里查到被稱為筆記本“新三樣”的是筆記本兩用背包、筆記本鎖和筆記本散熱器。記者從淘寶網、易趣網看到,這些升級換代的文具已嶄露頭角。書包增加了裝筆記本的功能,這種背包的說明里寫道,可以放14—15英寸的電腦。其特殊之處就在于有專用電腦存放夾層,還有地方專門放電源、鼠標等配件系統。長約1.5米的電鍍鋼纜線做成的筆記本鎖也很特別:鎖頭是兩把鑰匙,只要把鋼繩固定于固定物上,鎖身從繩套中穿出,接到筆記本的鎖孔,鎖住鎖頭即可保證筆記本安全。
另外,其他筆記本的周邊產品也是熱門。包括筆記本散熱器、變形金剛等各種圖案的專用貼紙、筆記本鍵盤吸塵器等清潔專用產品也很受歡迎。數碼配件產品幾乎深入到了學習生活的各個領域。例如在學校觀看演出、球賽需要的有照相功能的高倍望遠鏡、U盤的加密盤都在其列。
此外,宿舍的一些小家電也都在促銷。例如能在5分鐘內制冷到8.5攝氏度而且只需5伏電壓的小冰箱,迷你空氣凈化器,這些都可以直接接到電腦上使用。這些產品基本都在200元以內,50元以下的小件占了絕大部分。
信用卡成
“開學經濟”新寵
上周末,很多高校已經陸續開始辦理新生入學手續。記者在校園里看到,推廣銀行信用卡的攤位已經在校園內擺開了架勢。沒有穩定收入的大學生,過去被視為可透支信用卡的申領禁區。但近年來,諸多商業銀行為追求發卡量,紛紛把目光瞄向了大學生這一群體,在高校開學之際,在校園中設攤推廣。由此還衍生出了一批以推銷校園信用卡為盈利渠道的校園信用卡銷售代理。
記者了解了多家銀行的辦卡信息,目前面向學生發放的信用卡,辦卡手續非常簡便,學生只需帶上學生證、身份證就可辦理。本科生持卡一般可透支3000元,研究生一般是5000元,無息透支時限最長可達50天。與在職的人員相比,并無消費額度的限制。
部分家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辦理信用卡,一些自制力較差的大學生開始大把花錢,入不敷出,養成“揮霍”的習慣,最后學生透支消費無力償還,還得靠家長來買單。對此,一些高校的老師也對大學生使用信用卡無度的現象表示擔憂,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消費時更要增強自制力,量入為出、理性消費,將信用卡作為積累個人信用的工具,而不要為卡所累,成為“負翁”,更不要因為不合理用卡為今后的就業、消費等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記者手記
“開學經濟”該剎車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給學生買一些品牌、時尚的生活用品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學生一味地追趕潮流,追求高檔的時尚文具,頻繁地更換文教用品,而家長又縱容的話,就會促使學生們相互攀比,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同時也加重了家長的負擔。如果每到開學的時候都要浪費一把,長此以往,便會形成學習用品“浪費周”。
由于相互盲目攀比而形成的校園貧富差距,是必須正視和重視的大問題。作為家長,面對商家搞的“開學經濟”應該保持理性的消費觀念,應培養孩子形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奢侈“裝備”。要知道,這些所謂的奢侈“裝備”非但不能在孩子的學習上助孩子一臂之力,還有可能成為助長孩子們校園攀比之風的“道具”!而作為學校,似乎也應出臺一些限制個別學生在開學時高消費行為的措施。
“開學經濟”是一種客觀存在,“開學經濟”火爆,折射出家長和學生的消費理性缺失。學生不良的消費觀一旦養成,對社會的危害不言而喻。“開學經濟”該剎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