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葉輝麗)為鼓勵順德本地失業人員創業,順德有關部門推出本地失業人員創業最高可申請兩萬元優惠貸款。昨日,記者獲悉,該政策自7月1日實施至今一直“無人問津”。順德有關部門表示,原因在于該創業貸款門檻設定比較高,故暫沒接到貸款申請。
小額貸款兩月來無人問津
順德區今年7月1日出臺的失業人員創業優惠貸款方案,主要是面向有創業條件和創業意愿的本區戶籍失業人員,這些人員在參加完由勞動部門主辦的創業培訓課程并取得創業培訓合格證書后,自主創業或合伙經營。如果其無法籌得足夠的資金,可向農村信用社大良營業部提出創業優惠貸款,每人最高可獲得2萬元、還貸期為兩年的資金支持。然而兩個月過去了,仍未接到一宗失業人員的貸款申請。
貸款額少如“杯水車薪”
參加過去年順德第一批失業創業培訓班的大良人陳先生,現在單獨經營一家飲食店。對于創業貸款面臨的困境,陳先生有自己的看法。陳先生告訴記者,由于申請最高才兩萬元的創業貸款不但需要準備繁瑣的資料,而且還要向銀行解析自己未來發展規劃等情況,所以,他最終還是決定不“碰”該貸款了。他的想法與此前曾參加過創業培訓的不少學員一致。
順德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有關負責人說,政府當初設置創業優惠貸款的目的,是完善創業引導機制的措施之一,希望通過該項措施解決本地下崗失業人員就業難題,同時帶動其他失業人員就業。但是,申請該創業貸款必須符合本地戶籍失業人員、獲得創業培訓合格證書和自己創業等3個條件,令不少人卻步。
扶持創業要以市場化運作
順德區創業培訓定點機構之一博思培訓中心負責人李慧娟介紹說,可借鑒國外對下崗失業人員創業進行貸款支持的經驗。“申請人員可向政府遞交創業報告,政府進行資格審核后轉交給銀行。讓銀行對申請人的創業報告進行可行性分析和風險評估后發放相應貸款額度,政府最后為創業者提供貼息。”
李慧娟認為,應以市場化的運作方式幫助下崗失業人員真正獲得需要的資金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