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著大篷車賣拉面
1997年春節,天氣寒冷,空中飄著蒙蒙細雨。在深圳世界之窗公園內,停放著兩輛中型貨車大小的大篷車,這便是潘慰的投石問路之計———推車叫賣。
“我給你畫一下那輛車,你就知道什么樣子了。”回憶起往事,一直非常沉穩的潘慰突然興奮起來。她拿起圓珠筆,在紙上飛快勾勒出10年前那輛大篷車的輪廓:“這里有煮面機、架子、柜子,下面有輪子可以推;我們一組6個人,現煮現賣,賣得特別好,排隊的顧客起碼有30個人!”說起這些,這位拉面女掌門滔滔不絕,眼睛中閃動著跳躍的光芒。
潘慰的大篷車早出晚歸,總共在世界之窗賣了8天拉面。盡管價格達到15元一碗,但仍受到顧客的極大歡迎,8天下來,流水達到20多萬元。負責配菜的潘慰因為不停用筷子夾菜,手指關節全都磨起了泡。
“顧客在冷天里買到熱乎乎的面條,端著碗蹲在路邊就吃,都吃得特別香。”說到這里,潘慰開懷大笑。而這15元一碗的面條,便是如今味千拉面連鎖店內的最經典品種———骨湯拉面的前身。
“市場調研”大獲成功,潘慰堅定了在內地開設門店的信心。1997年,味千拉面內地首家店———深圳華強北路店開業,同樣也在當月實現了贏利。此后,味千在內地步入平穩發展階段,門店數量快速擴張。
2003年,潘慰又創立領先食品(上海)發展有限公司,以生產袋裝“味千”品牌拉面為主,并為“味千拉面”各門店加工面條、半成品原料。到2006年,“味千”品牌袋包裝面在全國已有6000多個銷售網點,遍布23個省、直轄市100多個主要城市,并出口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
目前,潘慰又著手創建了屬于自己的幾個品牌:日式炭燒連鎖———味牛,日式甜品———麻布十番。從10年前那一碗15元的拉面開始,味千正在朝一個多品牌餐飲經營平臺發展。
女老板巡店翻垃圾桶
10年之后潘慰的拉面事業取得了成功,但10年之后她依然平實樸素。“潘總細心、不擺架子。”味千員工們這樣評價潘慰。
潘慰保持至今的一大習慣就是下班后到處巡店。味千(中國)市場部經理蔡忠偉介紹了老板巡店的流程:通常潘慰會先來到遞菜窗口,試試面碗的溫度;接著來到后廚,打開垃圾桶看看,有時還會用工具翻一翻。
這樣做的目的,是看原材料有沒有浪費;其次,潘慰還可以觀察顧客剩下的是面多還是湯多,以改進口味。接下來,潘慰會看看各個角落有沒有油污和灰塵。“她雖然穿的都是高級套裝,但要是看見角落不干凈,就會自己拿抹布蹲下去擦。”蔡忠偉說。最后,潘慰還要檢查一下店門口,看為顧客準備的等候椅、應急傘是否充足。
在味千拉面淮海路店后廚墻壁上,貼著一張9月份的“員工食譜”。這張食譜顯示,從周一到周日,該店每天兩頓員工餐各提供一葷一素一湯,且餐餐更換花樣。在補充說明上還特別標明,員工每頓飯配有一個飯后蘋果。這張食譜每月都會更換,這也是潘慰巡店的結果。
一位味千工作人員向記者描述,一次巡店時,潘慰無意中看見員工們的工作餐非常簡單,“她當時就說,怎么能給員工吃這種東西呢,馬上換菜!”這位工作人員感慨萬分:“我看見當時她的眼睛里都有淚光。”從此,潘慰制定了新的制度,嚴格制定了員工餐的標準和花樣。
因為這位女老板的感性,味千員工對企業的忠實度非常高。公司很多人都是追隨潘慰從創業到現在,從門店基層員工一直干到中層干部。
按股價計算,截至上周五,味千中國市值已接近90億港元,潘慰占公司股份超過51%,身家接近50億港元。但這位拉面女掌門對此并不以為然:“那都是紙上富貴,我上市并不是為了圈錢。”潘慰說:“上市后,個人利益和公司利益都綁在一起,業績增長和對股東的回報才是最重要的。”
直到現在,潘慰還是經常去公司樓下的一家味千拉面吃飯。她像普通顧客一樣排隊,也像他們一樣照單付錢。
■京華人·財·榜問卷
1.你認為自己最大的才能是什么?
善于發揮自己的EQ。
2. 小時候思考最多的問題是什么?
明天我會是什么樣子。
3. 你覺得什么類型的人在經濟上一定能成功?
敢于挑戰自我,并永不放棄。
4. 最喜歡在什么樣的環境下工作?
良好的團隊氛圍。
5. 最欣賞什么樣的員工?
急公司之所急,想公司之所想。
6. 會開除什么樣的員工?
不利于團隊合作的員工。
7.您希望員工如何看待你?
能夠聽取員工意見,大度且睿智的老板。
8.管理中碰到的最大難題是什么?
轉型過程中的突破。
9. 平均每天的工作時間是多少?
半工作半生活。
10.每年的個人收入是多少?
這我還真沒計算過。
11.每年可以支配的資金額度為多少?
也沒算過。
12. 是否準備創立一個完全屬于自己的品牌?
如果有機會當然好。(記者 譚麗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