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返鄉創業正處在成長初期,創業的艱辛可想而知,尤其需要全社會的理解、尊重、支持。為此,我們今起開辟這一開欄,力圖加大對返鄉創業政策和先進典型的宣傳力度,為創業者多鼓一分勇氣,為決策者提供一些借鑒。
“80后”,典型的“新農村主義者”,滿腦子新思想,這是回鄉創業青年吳前遠給筆者最深的印象。
吳前遠初中畢業后,就到廈門打工,在廣告、餐飲等行業干過事。一次逛超市,他發現用絲瓜絡做成的日用品異常好賣,萌生了回老家種絲瓜做鞋墊的念頭。
吳前遠的家鄉在連城縣宣和鄉。宣和鄉是著名的“鞋墊之鄉”,這里幾乎家家戶戶都加工鞋墊,鞋墊銷往全國各地。吳前遠認為,家鄉加工的是傳統的布鞋墊,透氣性、吸汗性、耐用性等都較差,因此價格難賣上去。
“我要讓絲瓜變鞋墊!”吳前遠向傳統的布鞋墊挑戰。
回到老家宣和鄉升星村后,吳前遠從浙江慈溪買了可種2畝地的絲瓜種,開始學習犁耙、搭棚、施肥、噴藥等。功夫不負有心人,瓜棚里掛滿了一根根又大又長的絲瓜。吳前遠隨便找了一根,用卷尺一量,足有一米二長。
吳前遠算了種絲瓜加工鞋墊的經濟賬:一畝可種絲瓜700株,一株長2根,一根做六到八雙鞋墊,一雙鞋墊市場價七元,一畝產值7萬元。“把絲瓜加工成鞋墊,和加工布鞋墊的工序差不多,2畝絲瓜加工成鞋墊,年收入就有14萬元,會比城里打工差嗎?”吳前遠打算,明年在村里推廣絲瓜鞋墊,讓鄉親們一同享受甜頭,一起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