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家期待分段消費新節日增加新商機
假期短了,家電廠商笑了
黃金周制度已運行了9年,消費者習慣了對長假的集體期待,對家電廠商來說,黃金周是難得的銷售旺季。眼下看來,明年的黃金周改革將成定局,改變的假日將對家電市場有何影響,集中消費轉化為分散消費,商家和廠家的銷售策略將作何改變,記者近日走訪了深圳的家電廠商。
商家:預測爆發新商機
記者了解到,在長達7天的長假里,銷售量的爆發集中在黃金周開始的前兩天和最后兩天,因此,商家不約而同地表示,如果只放三天,商場受到的影響不會很大。而未來增加了中秋、端午這些節日,將使促銷更有針對性,增加了新的商機。除了傳統節日,商家一直都在借助周年慶、店慶的名義大打促銷戰,從年頭到年尾持續不斷的彩電節、廚衛節、夏季家電節、金秋家裝節等一系列商家自己制造的節日也為消費者購買家電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深圳國美在過去的“十一”黃金周取得了高達6個億的銷售戰績,這相當于平時2個月甚至3個月的銷售量,無疑是“假日經濟”的典型案例。深圳國美廣宣部經理李勁飚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五一”、“十一”之所以成為銷售“井噴”期是人們長期養成的消費習慣,消費者并不是因為放假才去購買家電,一方面,商家會在這兩個時間投放大量的促銷資源,另一方面,整個零售行業,通過半年時間的積累,消費者所產生的購物欲望會在一定時期爆發,五月和十月正好是兩個比較合適的時間段,商家也是順應消費者的需求在做相關促銷。可以說,明年黃金周改革之后,原有的固定商機不會削弱,反而增加節日會給商家提供新的商機。
深圳蘇寧負責人亦對明年的黃金周改革表示樂觀。他認為,家電市場的容量是一定的,即使法定節日調整了,消費者的需求不會變。長期來看,消費者日趨理性,不會扎堆在幾個固定的時間段購物,商家也不會把寶都押在短期銷售上。另外,從商家后臺作業管理來看,消費從集中轉為分散,能緩解以往備貨、物流、終端人員配備等環節的壓力,保證服務。
廠家:期待分段消費
據了解,消費者在黃金周等節假日搞突擊消費對廠家來說可能造成一定的負擔,在黃金周一些產品暢銷型號缺貨、斷貨屢見不鮮,廠家實際上更希望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
深圳海爾綜合部長王國華認為,黃金周消費一次性爆發讓廠家難以準確預估消費者需求,對廠商的備貨、送貨、產品安裝等服務提出了挑戰,這也是黃金周投訴率高的原因。相比于黃金周價格、贈品等短期利益,消費者更應當注重權衡包括服務在內的產品長期價值。青島海信電器深圳經營分公司總經理孫海峰表示,一年中市場需求是既定的,只是消費者往往將消費需求積攢到黃金周釋放,未來黃金周的改革只會將消費分攤到周末及短假期中,廠家仍然會按照自己的市場調研,按照消費者的總體需求去規劃全年的銷售計劃,不會因為假期的改變做出很大的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