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嬰師培訓班“孵”出10多位小老板
兩年前,尤海婭從一家早教中心下崗。在江北區勞動保障部門和文教街道幫助下,她嘗試著創辦了育嬰職業培訓學校。短短2年時間,培訓學校就培訓了800多人,其中10多人走上了成功創業的道路。
育嬰師培訓市場有商機
30多歲的尤海婭曾是一位幼師,也是一位育嬰師。昨天,當記者走進尤海婭的育嬰職業培訓學校時,她正在給學員們上培訓課。只見她在一個大塑料盆里加入溫水,講解了操作的基本要領后,便安排一名學員用道具來操作。見學員動作生硬,尤海婭耐心地提醒: “雖然你現在面對的是一個道具小孩,但是一定要帶著感情去做,蹲下身子、離孩子的距離越近越好,這樣才能使孩子有安全感。同時,要和孩子進行語言交流,通過‘寶寶乖’、 ‘寶寶洗澡了’等語言,使孩子放松,適應洗浴環境。”尤海婭一邊示范,一邊讓學員反復實踐。
尤海婭說,中國的早教市場很大,這是吸引她進入育嬰師培訓這一行業的主要原因。育嬰師是一個新興職業,承擔的工作主要是為0至3歲的兒童進行早期教育,她不同于月嫂、保姆,會比月嫂、保姆給予更多的幫助和指導。“很多家長對嬰兒教育并不是很懂,有很多誤區。”尤海婭認為,社會對育嬰師的培訓出現了一個斷層,這里面其實蘊藏著巨大的商機。
4個月招不到一個學員
2005年,尤海婭從一家早教中心下崗。是繼續替人打工還是自己創業?在思考這個問題時,她想起了在江北區創業小老板培訓班上一位老師講的一句話:“要想永遠不失業,只有自己創業。”但到底做什么好呢?考慮到自己有10多年做幼師的經驗,尤海婭創辦了一家育嬰師培訓學校。2005年7月,學校在江北區文教街道育才社區開班,借用社區教育學院作為教學場地。然而,創業之初的艱難讓她始料不及。“雖然育嬰師是一個朝陽職業,出路也很看好,但這個新興的職業在寧波的認知度并不高。”尤海婭說,學校有長達4個月時間沒有招到1名學員,收取的學費還不夠交房租。
不過尤海婭沒有氣餒,她跑到各個幼兒園去動員工作人員前來學習,先后跑了十五六家,卻沒有一個人肯來。這時,江東區也出現了一家類似的培訓學校,面對競爭對手,尤海婭想到了放棄。 “其實危機就是危險中的機會。”一位朋友的話給了她很大的鼓舞。尤海婭一邊完善課程結構和師資力量,一邊加大了宣傳力度,在媒體上做了招生廣告,同時還建立起自己的網站“寧波育嬰網”。 “那時盡管很苦很累,但問題還是被一一化解。現在想來,其實有競爭是好事,會迫使你想方設法去提高自己的服務質量,提高競爭力。”尤海婭感嘆說。
幫助別人走上創業之路
在她的努力下,培訓學校在學員之間口碑相傳,前來接受培訓的人越來越多,學校的影響力不僅輻射到了金華、紹興、溫州、臺州、舟山等省內城市,而且連安徽、江西等地也有人慕名前來,尤海婭總是親自開車接送這些外地來的學員。如今,學校已有5個專(兼)職教師,兩年來共培訓了800多人。
在自己創業的同時,尤海婭還熱心幫助培訓班的學員一起創業。不少學員在她的幫助下,實現了創業的夢想,辦起了早教中心、月嫂公司、母嬰護理公司、母嬰生活館等,走上了再就業之路。
“現在很多年輕父母的育兒知識非常缺乏。”尤海婭說,父母其實也是一個職業,也要“持證上崗”,下一步她打算推出一個“新父母行動計劃”,目的是讓更多的年輕父母接受培訓。
-創業感言
“想創業成功,就要善于尋找市場空白點。”尤海婭說,當別人選擇辦幼兒園、開母嬰館時,她選擇的是做育嬰師培訓,培訓的對象是幼兒園的老師、母嬰館的負責人,在這個市場的上游尋找到空白點。同時,她選擇了與以前的職業關聯度較大的行業,由于自己比較熟悉,因此提高了創業成功率。
“沒有退路是最好的動力。”尤海婭說,她見過很多停薪留職的人,創業都不成功, “可能是他們善于給自己找退路吧。”尤海婭表示,創業成功來源于正確的決策,也就是創業項目的正確定位,其次是創業者的執行力,第三是遇到困難時的堅持精神。另外,初次創業的人參加培訓很重要,在江北區就業管理局舉辦的培訓班上,她學會了選址、簽合同、招人等很多學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