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將東山再起
來自湖州的張連安在這次的大火中幾乎把所有的財產都燒盡了,但見到記者時,他卻表現得十分有自信。
張連安說:“雖然這次的大火燒毀了許多人多年積累的物質財富,但浙江人身上的浙商精神還在,不吵不鬧,不給當地政府添亂,許多經營戶也重新踏上二次創業的旅途。來新疆這么多年,只要人還在,客戶、廠商的關系還可以重新建立,現在又有這么多幫助我們的人,只要肯吃苦,肯重頭再來,一定還能翻身。”
在面對許多受災的浙江經營戶時,他甚至喊出了:“我們一定會振作起來,重新打開浙江產品在新疆的局面。”
這種信心也鼓舞了許多受災的浙江經營戶,從寧波慈溪到新疆的余長清表示,雖然大火讓自己多年的苦心經營一無所有,但還是很有信心能夠東山再起。
臺州仙居的楊淑香在這次大火中成了受災最重的商戶之一,大火不僅燒光所有的貨物和本錢,還有許多客戶的欠款憑據,自己又欠著廠家許多的貨款。而且屋漏偏逢連夜雨,自己的丈夫目前又身患重病,生活、生產都陷入了困境。
雖然面臨種種困境,但楊淑香的第一想法卻是想得一筆啟動資金,快速地恢復生產經營。
導報記者從這些浙江商戶中了解到,目前大部分遭受火災損失的浙江商戶都已經自發組織起來,共同開展災后自救的工作,希望能早日恢復經營,減少損失。記者新疆采訪期間,裝修店鋪,尋找貨源,聯系老客戶成了這些浙江經營戶最關心的事情。
在烏魯木齊“1.2”德匯火災中受損的浙江商戶們,經歷20多天的痛苦煎熬后,臉上終于露出了一絲笑容。1月22日開始,新疆浙江企業聯合會陸續給每戶浙江籍的經營戶發放了1萬元的救助金,以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渡過難關。 每個受災戶獲萬元救濟款
1月21日下午,當導報記者在位于烏魯木齊新華北路的新疆浙江企業聯合會采訪時看到,得知消息的浙江商戶絡繹不絕地來到商會的辦公室登記和辦理各種手續,并確認自己在德匯國際廣場的經營情況,以領取救助金。
新疆浙江企業聯合會的副秘書長王艷紅告訴導報記者,根據這次受災的浙江經營戶情況,同時也按照此次發放的救助金來自于火災后浙江省民政廳、浙江省個私協會、浙江省經濟協作辦公室、多個地市的浙江商會以及新疆浙江企業聯合會的會員捐款。
在新疆浙江企業聯合會的一份捐款清單上記者看到,包括新疆浙江企業聯合會的會長黃銀榮在內的36位成員總計已經捐款30.66萬元,而包括浙江省經濟技術協作辦公室,以及重慶、貴州、云南、陜西、寧夏和四川6個浙江商會也累計捐獻了17.1萬元的捐款。
“受災的商戶中沒有一位是聯合會的會員,而很多捐款的會員也都不認識這些受災的商戶,充分體現了浙江商人的品質和精神。”王艷紅表示。
“雖然這一萬元和我們在德匯火災中的損失相比有很大的距離,但這畢竟是來自家鄉人民的情誼和溫暖,給了我們希望,也幫助我們渡過這暫時的難關。”在德匯國際廣場火災中受災的浦江經營戶芮東波這樣告訴記者。
另據記者了解到的消息,1月22日,新疆溫州商會也給37名受災的溫州籍商戶又發放了2萬元的救助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