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2月14日上午,家住火車站西路503號的市民曹惠泰,早早出門準備在家附近的一家“五谷粥屋”吃個早飯,可到門口才發現粥屋還未開門。他嘀咕道:“已經正月初八了,街頭的小飯館還不開張,這中午吃飯也成問題了!”同時,記者在采訪中看到,好多街頭小店初八才陸續開門打掃衛生,準備營業。而誰都沒想到,個別抓住春節長假商機的商販,已經賺了個盆滿缽溢,一星期收入成倍增長。
部分飯館還在休長假
昨日上午,記者走訪了市區會寧路、正寧路、天水路等路段,看到街頭小飯館、早點攤多數還未營業,緊閉雙門,門口粘貼的對聯、喜慶的“福”字顯得格外顯眼。而部分餐館陸續開始清理店面,準備營業。盤旋路一商場工作人員訴苦說,平日里覺得街頭小飯館可有可無,但在春節期間關門歇業,這才意識到外出吃飯很不方便。因為小飯館的經營者多為外地人,一到春節就陸續回家過年了,一般正月初十左右才開門營業。
小餐館錯失長假商機
記者發現,街頭以炒菜為主的各中型飯店生意十分火爆,而消費者多數不點菜,就要一碗面。據金昌路興盛川菜館工作人員介紹,春節期間就餐的散客中,幾乎所有人只點素菜和面食,并且客流量比平時增加了三成。采訪中記者聽到很多市民都抱怨吃飯不方便,有人質疑,商人應該善于捕捉商機,春節期間商機無限,而大部分小飯館卻沒有抓住賺錢的好機會。
在鼓樓巷,記者發現有一家小飯館已經開業了,不到中午就餐高峰期,可飯館里已經座無虛席,服務員忙碌地招呼著客人。老板樂呵呵地說:“附近有cye.com.cn五六家飯館,平時競爭厲害,每家的生意都不好。乘著其他飯館老板過年,我初三就開始營業,這段時間沒人競爭,生意很好,收入比平時高出兩三倍。這樣的好機會如果放棄就太可惜了!”
記者走訪中發現,春節期間,眾多與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街頭小店幾乎都不營業。市民陳小姐說,為避開年前人多價高的高峰,打算初四做個發型,卻發現平時常光顧的發廊關門歇業,找了兩條街都沒看到營業的發廊,她只能敗興而歸。
“假日經濟”機遇難得
“假日經濟”已成為現代人經濟生活中一個固定的消費現象,火爆的假日市場激活了商家,觸動了業界。然而,在這個火熱的“假日經濟”表象背后,街頭小店放棄大好機遇,值得經營者們深思。
小商鋪受實力限制,在平時無法和大商家競爭,小店經營者應改變觀念,抓住過節的商機,樹立“便民服務”意識,繼續開張營業,這樣既給普通市民提供了方便,也給自己取得了更多的收益,可謂一舉兩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