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青年創業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在本屆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紛紛就如何有效發揮、整合現有資源,為青年創業創造更好的外部環境與條件而建言獻策,青年企業家委員則把自己的創業經驗介紹給越來越多的有志于創業的青年。
●建言
重在創新能力、創新思維培養
全國人大代表、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認為,大學生創業能力不強是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業之路上存在的主要問題。“很多人因此呼吁,要加強創業培訓,我看也未必。”吳啟迪認為,不是每一個大學生都有必要創業,對于大學生來說,更重要的是創新能力、創新思維的培養。
全國人大代表、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秦紹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社會方面對大學生創業的期望值過高,學生自己也對于創業想得過于理想化。秦紹德代表認為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除了要找對方向、找對定位,還要有合適的項目和相應的技術準備、心理準備和資金準備。“資金來源尤其重要,”秦紹德代表認為,大學生在創業之前必須要有一個很好的規劃,就算是可以從學校的大學生創業基金獲得啟動資金,但是這個資金也是有限的,并且必須在一到兩年內實現良性循環。很多大學生創業企業后來之所以走向夭折,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資金不足。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馬德秀認為,“目前我國創業大學生的比例還相當少,只占到就業大學生中的0.3%,與美國畢業生15%的創業率相比,差距還很大。”她認為,目前大學生自主創業有幾個問題亟待解決。“大學生創業初期的融資相當困難,致使許多優秀的創業計劃難以付諸實施。由于我國的風險投資體系尚未完全建好,大學生尤其是已經畢業的大學生很難從風投公司獲得投資。”
馬德秀代表因此建議,應進一步完善風險投資機制,建立給大學生創業的小額貸款擔保機制,鼓勵風險投資公司在投資方面向大學生創業企業傾斜。此外,馬德秀代表認為,目前我國對于企業注冊資本金的底線要求過高,這也在無形中提高了大學生創業的門檻。馬德秀代表建議,可以適當降低企業注冊資本金,給創業大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創業生態環境。“
●獻策
構建青年創業服務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共青團上海市委副書記陳凱向“兩會”遞交提案:《關于構建青年創業服務體系、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政策建議》,指出應構建一個整合政府、市場、社會多方資源,滿足多元創業主體的差異化需求,兼顧創業實踐不同階段的青年創業服務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