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大環境監管力度,杜絕白色污染,國務院有關部門下發《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通知下發后,各種降解環保替代產品風起云涌,紛紛表示迎來空前絕后的商機,慧聰網記者根據國內某媒體的觀點,查閱相關文獻,呼吁業內人士謹慎對待這一通知。
觀點:無紡布借禁白令騰飛
某媒體報道稱,近日,島城以往出口為主的無紡布生產廠家現在接到的內銷訂單猛增,不少塑料生產廠家紛紛轉向無紡布行業。“以往的產品主要是出口,而‘限塑令’一下,當地的客戶都主動上門訂貨。”青島某公司經理告訴記者,自2000年無紡布開始投入使用后,國內的客戶訂單一直比較少,而“禁白令”出臺后,就有30多家客戶主動上門咨詢訂貨,以島城的超市和商場為主。
據介紹,“禁白”消息一出,不少人都在尋找能夠取代塑料袋的東西,無紡布、尼龍布制造的可重復使用的“環保購物袋”便成了焦點,而棉布袋、紙袋由于不防水,被拋出了“代塑”行列。“無紡布購物袋可重復使用10次以上,廢棄后對環境的污染度也只有塑料袋的10%。”從事了4年無紡布cye.com.cn研究人員預計,實施“禁白”后,全國的環保購物袋年需求量可達到幾百億個,這將為無紡布生產企業帶來巨大的商機。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許多塑料制造企業也“瞄”上了無紡布行業的黃金商機,紛紛醞釀轉向無紡布生產等。據了解,自“限塑令”下達后國內無紡布生產龍頭欣龍控股表現強硬,短短一周升幅超過50%。
無紡布究竟是不是布?為什么稱為“無紡”?帶著這些疑問,記者1月24日來到了位于膠南市的青島某公司,據工作人員介紹,無紡布的原材料是聚丙烯,而塑料袋的原材料是聚乙烯,兩種物質雖然名字相似,但在化學結構上卻相差甚遠。據了解,聚乙烯的化學分子結構具有相當強的穩定性,極難降解,所以塑料袋需要300年才可分解完畢;而聚丙烯的化學結構不牢固,分子鏈很容易就可斷裂,從而可以有效地降解,并且在無毒的形態中進入下一步環境循環,一個無紡布購物袋在90天內就可以徹底分解。
本網記者點評:
首先,塑料袋收費問題。需要明確一點,國務院相關部門下達《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并非是完全限制使用塑料袋,只是限制生產超薄塑料袋,即厚度小于0.025mm的;并且對于滿足要求的塑料袋,國家也并未明令禁止,僅僅收費而已。
其次,環保問題。無紡布確切名稱應是非織造布,或叫不織布。因為它是一種不需要紡紗織布而形成的織物,只是將紡織短纖維或者長絲進行定向或隨機撐列,形成纖網結構,然后采用機械、熱粘或化學等方法加固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