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職工自營經濟 伊春33萬職工創業致富 東北網4月27日訊伊春職工自營經濟發展方興未艾,通過建“網”,設“會”,開展“三帶”、“四幫”,創辦“五地”等措施,截至目前,伊春的職工自營經濟戶和從業人員,達到14.3萬戶、33.5萬人,分別占該市職工總戶數和總人口的86%和76%;全市各區(局)的職工自營經濟,年實現增加值均已超億元,其中,有4個區(局)超2億元;通過發展職工自營經濟,全市已累計安置失業人員13萬余人。
作為林業資源型城市,伊春從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陷入資源危機和經濟危困。發展職工自營經濟,被當作一項讓失業者進行自救的應對措施,列入各級工會工作。近兩年,伊春又對發展職工自營經濟,進行戰略升級,將其作為解決民生難題、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林區的一項重要手段,納入本市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點工作中,加大了推進力度。
“網”,是指實現職工自營經濟的網絡化管理;“會”,是指幫助職工自營經濟戶,成立木耳、平貝協會;“三帶”,是指干部帶群眾、大戶帶小戶、富戶帶貧戶;“四幫”,是指各級黨委、政府和工會,要給予自營經濟戶以資金、物資、項目、技術等幫扶;“五地”,是指創辦木材精深加工、畜牧、北藥、綠色食品、旅游5大特色產業創業基地。
截至目前,建“網”上,市及所屬縣(市)、區(局),均已實現了網絡化管理;全市所有的林場(所),已有50%實現了網絡化管理。設“會”上,市及所屬縣(市)、區(局),設立木耳協會已達100%,設立平貝協會已達30%;全市所有的林場(所),設立木耳協會已達70%,設立平貝協會已達20%。開展“三帶”上,全市已有2507名基層干部,帶頭發展起自營經濟;有3749個大戶,幫帶起7702個小戶,有956個富戶,幫帶起2888個貧戶。開展“四幫”上,各級政府和工會,共提供資金1600萬元;提供各類物資折合人民幣1626.5萬元;提供種養采加服等項目種類,已達20個;)辦各類技術培訓班649期,培訓人數達7萬余;組織技術人員現場服務近3000人次;贈送各類技術書刊、資料30000余冊。創辦“五地”上,已創辦木材精深加工基地207個,創辦畜牧基地125個,創辦北藥基地110個,創辦綠色食品種植及加工基地160個,創辦旅游基地60個。
此外,該市還進行了樹立典型、開拓市場、組織學習等項工作。迄今,全市已樹立示范典型1000余個;組織2300余名職工自營經濟從業人員,外出學習60次,最遠至大連、北京;與中國食用菌協會,聯合舉辦了伊春原生態食用菌發展論壇暨首屆山特產品交易會,舉辦了首屆伊春市山特產品交易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