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汽車擁有量的增加,被稱為黑色污染的廢舊輪胎的產生量也將逐年增加,據不完全統計,2002年,我國各種汽車銷售量達到340萬輛,汽車市場規模已居世界第四。業內權威人士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這意味著我國汽車輪胎的消耗量也將步入世界前列。目前,我們每年廢舊輪胎的產生量約為6000萬條。因而,我們所面臨的壓力也將越來越大,對廢舊輪胎回收利用的問題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廢舊輪胎再生是大勢所趨 通常人們處理固體廢棄物的方法有填埋、焚燒等,但專家認為,這些方法對廢舊輪胎都不適用,即污染環境,又危害人體健康。如何有效的回收和利用廢舊輪胎,成為了世界性難題。目前,世界上已有了許多項將廢舊輪胎作為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技術成果,如原形改制、熱能利用、熱分解、輪胎翻新以及生產再生膠或膠粉等。 我國現有舊輪胎翻新企業約500家,2001年翻新舊輪胎400多萬條,共計處理廢舊輪胎約20萬噸,新胎與翻新胎的比例為26∶1,大大低于10∶1或9∶1的世界平均水平。有關人士認為,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在廢舊輪胎處理行業實現,已成為一個不爭的現實。隨著高科技的發展,廢舊輪胎已不同cye.com.cn于其他固體廢棄物,通過深加工產生的橡膠粉及其延伸產品高附加值,已成為我國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與傳統的用廢舊輪胎生產再生膠相比較,橡膠粉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沒有再生膠生產所帶來的污染,也沒有其他任何二次污染,是真正的新型工業;科技含量高,設備和產品適合國際化經營;廢舊輪胎利用率100%,是真正的循環利用并且可持續發展;橡膠粉可以延伸成高附加值的新型產品,并且可循環使用,而再生膠是簡單的原料生產。 廢舊輪胎再生業需政策扶持 目前我國對廢舊輪胎回收利用產業尚無具體的產業政策,甚至國際公認的無害化、資源化利用廢輪胎生產橡膠粉行業,也尚未納入政府的產業目錄。這使投資該行業的外商和民間投資者遭遇法律障礙,也使政府各部門工作時無法可依。政策立法的滯后影響了廢舊輪胎回收利用產業的發展。這與我國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戰略不相適應。 有資料顯示,不少發達國家相繼成立了廢舊輪胎回收利用管理機構,美國有廢胎管理委員會,加拿大有廢胎回用管理協會,歐盟有專門工作組,美國、法國、韓國、日本還頒布了專門的法律。我國廢舊輪胎的回收利用方式、技術比發達國家并不落后,差距在管理、立法、優惠政策上。國家對廢舊資源綜合利用的政策歷來是強調cye.com.cn原則多,可操作性差,尤其對企業鼓勵的政策更少。近年來,我國也逐漸重視廢舊輪胎的回收利用工作,不僅將其列入了《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十五發展規劃》,還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如停止征收翻新輪胎的消費稅,對廢舊物資回收經營單位銷售其收購的廢舊物資免征增值稅等。 專家認為,國家應成立廢舊輪胎回收利用的專門管理機構,加快制定《廢舊輪胎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將廢舊輪胎資源回收利用逐步納入法制化管理的軌道。將廢舊輪胎列入國家強制回收目錄,實行以舊換新制度,規范回收渠道,建立健全廢舊輪胎的回收利用網絡,在全國各地成立廢cye.com.cn舊輪胎回收處理集散中心。同時,國家應建立資源利用企業準入制度,建立廢舊輪胎回收利用示范工程,鼓勵和支持具有一定規模、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