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在年少的時候經常被長輩們認為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代名詞,然而轉眼之間長大成人后卻紛紛開始創業,自己當起了老板。有人說《奮斗》中的80后沒有真正的“奮斗”,只是仗著老爸有錢、耍耍嘴皮子就誤打誤撞地掙了大錢,創了大業,但現實中的80后卻并非如此,從上學就開始實踐,到了畢業時厚積薄發,終于把愛好與事業相結合。當然,這也不是80后的兩三天新鮮,租店面、搞裝修、進貨、辦執照全都親力親為,甚至交稅都從不落后,于是,80后憑著自己的智慧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誰說攀巖是不長進,誰說開飯館沒前途,那就看看這些80后是怎么通過自己的奮斗坐上現在的位置吧。 帥哥馬林是朋友的朋友,老早就對他有所耳聞,那是個熱衷戶外的圈子,彼時他還是北京電視臺的記者,直到辭職全心全意做戶外用品店,對于我等只想著吃大鍋飯的同志,只有高山仰止的份兒。 就喜歡“較勁兒” 馬林的小公司坐落在北京長椿街附近的小胡同里,它占據了四合院其中的三間,院內一堵攀巖用的墻壁,老樹杈上掛著一個沙袋,老房子的客廳布置得有點像個“驢友”鐘愛的酒吧,窗臺上一溜啤酒瓶子,照得屋內綠油油,書架上也是攀巖、徒步之類的專業書籍。馬林偏愛滑雪、攀巖、攀冰、爬山等“較勁兒”的活動,“喜歡戶外的人是不是都比較有錢?”“那倒不是,都是玩心比較重。” “進入這行業最初是興趣,但是每個行業都可做到專業做到最好,主要是堅持。”馬林攀巖五年,就拿到攀冰的全國第二。玩著創業,恐怕是80后和60、70年代人最大的不同,馬林評價80后說:“自幼條件比較優越,怕吃苦。逐步接觸到那些成功的人發現,想要稍微有點成就,背后都要付出艱辛。”魯迅有云,世間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可是等80后開始創業,中國的新興事物全都被70后搶了先。”馬林表示,這恐怕就是80后創業面對的最大問題,等到80后出來收拾河山,發現世間已經全都是前人走過的路,走哪條都是步人后塵。 能養活自己足已
如今馬林的公司除了銷售專業的攀巖器材,還組織攀巖活動、公司拓展以及國外戶外愛好者在國內的線路設計。“這些年來攀巖遇到過什么危險嗎?”“頂多也就是沖墜(專業用語,就是從巖壁上滑落,被保護繩掛住),算不上危險。”“《碟中諜2》湯姆·克魯斯徒手攀巖是真的嗎?”“有這樣的愛好者,是個老外,但是已經死了。”“那‘蜘蛛人’爬摩天大樓呢?”“那只是一個秀,任何攀巖者都能做到。”他給我看攀巖人的手,全都指節粗大,像老樹枝一樣的風貌。 “有人覺得你不務正業嗎?”“一開始有。”“會再回到公司或者電視臺工作嗎?”“絕對不會。”馬林喝了口冰鎮啤酒,回答得毫不猶豫,他對三四十歲事業有成的觀念很簡單,也不奢望退休去周游世界,只要能養活自己,擁有自由,足已。 創業者:馬林年齡:28歲身份:攀巖用品店老板、戶外運動愛好者創業模式:因為喜歡戶外運動,開始經營網站和用品店創業時間:從有想法開始算,5年投入資金:20萬-30萬元當前效益:自給自足收支平衡能養活自己創業語錄:走哪條路都是步70后后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