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一逛大柵欄,品一品張一元,嘗一嘗全聚德,用瑞蚨祥綢緞做身中國味實足的衣服……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從中華老字號那里品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
舉世矚目的奧運會終于拉開了帷幕,圍繞奧運的商機戰激戰正酣。中華老字號企業無疑是這場商機戰中的最大勝利者。它們不是憑借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也不憑借是否是奧運會贊助商、合作伙伴的顯赫身份招攬顧客,中華老字號憑借豐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深深吸引了外國游客的眼球。
中華老字號賺足人氣
無論是作為服務奧運會運動員的最前沿陣地的奧運村,還是重新開街、商甲蕓集的前門大街,在奧運期間都足足賺上了一把。“頭頂馬聚元,腳踩內聯升,身穿八大祥,腰纏四大恒”的早年間大柵欄的繁華景象,如今重新顯現。
據前門大街管委會有關人士透露,其實北京人更愿意將改造修復后的前門大街喊作“前門老街”,一個“老”字,盡顯他們對這一區域商業文化的留戀。據統計,開街當天,12家中華老字號總營業額達72萬元。其中全聚德店就高達40多萬元。目前開街已近一周的時間,具體情況又如何?對此,該人士表示,由于客流量很大,目前還無法估計中華老字號的具體收入,但肯定的是銷售情況非常好,而且有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前來光顧中華老字號。“最吸引外國游客的就是中華老字號的文化。”該人士強調。以修繕一新的全聚德前門店為例,店內大堂陳列了許多老物件,譬如鐵錢柜、糧票、購煤票、捐款收據等,而原址復原的老門面墻、歷經百年風雨的老店金匾更記錄著全聚德140多年的悠久歷史。記者看到,不少外國游客在這些老物件面前留影紀念。這也讓全聚德近日出現了賣斷貨的現象。
“這是中國傳統的醬菜簍,別看它小,能裝兩三斤的醬菜!還有這個,玉璽壇……”在以醬菜出名的六必居里,工作人員正忙著給顧客介紹店里專為奧運推出的新包裝。“就是想給外國朋友對北京文化、中華文化有個更深的印像,也方便他們攜帶。”實用的醬菜簍成為店里的新寵。
與此同時,記者在內聯升看到專門為奧運開發的“福履”套裝,將富含中國文化的竹簡、如意形狀鞋拔、錦袋等傳統物品與手工布鞋一起納入其中,讓布鞋變得文化味道十足,吸引了眾多的外國游客為其買單。
其實,國際奧委會市場總監麥克爾·佩恩在評估奧運會對北京、對中國的意義時曾表示,奧運會給北京帶來的,不僅僅是寬敞的馬路、一流的機場和先進的場館,而是以此為平臺,向世界推介中國,讓更多人了解中華五千年文明,從而加深對這個國家的了解。而中華老字號正是外國游客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
對此,有專家表示,用文化拓市場是中華老字號走向世界最好的途徑,而借助奧運會的契機,可以讓外國游客更直觀、更貼近的了解中華老字號的歷史、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