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化提速需多方助力
殘疾人用品的市場潛力大,且呈現不斷增長態勢,但盯上這些“誘惑”的大部分是國外廠商,國內企業所開發和生產的殘疾人輔助器具相對較少,尤其是許多性能優越、功能多樣、技術含量高的國產用品用具難覓蹤影。例如我國的信息無障礙產業,市場上許多讀屏軟件、盲用數據庫等信息無障礙產品,多為研究所、大學等研究課題或個人需要所研制,除了電信運營商參與外,很少能看見國內硬件、軟件廠商的身影。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理事長程凱介紹說,我國的殘疾人和老年人的人口在世界上居第一位,但國內的殘疾人輔助器具和國際上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科技含量高的產品相對比較缺失,生活自助類產品比較缺失,各類無障礙設施,升降平臺、爬樓梯車的產品非常少。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康復部主任尤紅女士則表示,我國對輔助器具的研發、生產還處于初級階段,很多人尤其在相當的醫務人員和醫院中,對殘疾人的輔助器具的認識還不足。
對此,中國殘疾人輔助器具中心主任許曉明認為,高科技產品有一個長期的積累,有相應的專業人員,對這個行業有長期的認識,而我國的殘疾人事業發展和世界相比剛剛才開始,如電子耳蝸,非常好的假肢產品,這些得益于長期的積累。此外,政府要對這些企業進行扶持,長期積累,不僅包括對殘疾人輔助器具高新產品有一些投入,也要對低技術產品和實用產品進行扶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