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國家花巨資搞重建當然不能回避商機,那么在不違背國家法律和道德良心的情況下,我們有哪些項目可以一展身手呢?
1.建材行業:由于災后重建首先要解決的是住房和道路等基礎設施問題,因此水泥、鋼材、塑膠管、塑鋼門窗等建材需求量將會迅速增加,臺灣水泥生產企業“亞泥”則稱:災后半年,重建需求才會浮現,目前無法評估重建會為水泥市場帶來多少商機。不過,去年底成都有多家小型水泥廠關閉,造成水泥嚴重供不應求,地震災難發生前成都水泥出廠價格每噸人民幣450元以上,行情居中國之冠,地震后,水泥需求量將會進一步持續上漲。水泥行業一般是就近受益這與今年初以電力設施的修復為重點的雪災不同,房屋重建的大量啟動將對附近地域的水泥、鋼鐵等建材行業帶來一定正面積極的影響。據中金公司報告顯示,由于水泥運輸半徑有限,受災周邊地區的水泥需求及價格將在未來災后重建中大幅上升,從目前了解情況來說,四川、甘肅南部、陜西南部受災較為嚴重,而這些地區近年來因本身落后產能淘汰了相當一部分技術落后的企業,導致產量下降而出現水泥需求強勁,所以,預期未來災后重建將導致當地水泥短缺,未來四川水泥價格上漲對鄰近省份的水泥價格有一定的拉動作用。至于其他地區的水泥公司基本上難以從中受益。但由于當地的企業在地震中受損嚴重,有資金有技術的投資者可以到當尋求合作辦廠,不僅產品市場不愁,還能為災區帶去資金和就解決就業,確實是一件一舉多得的好事。
鋼鐵行業影響略小。與行情猛烈的水泥行業相比,鋼鐵的影響并沒有想象中的劇烈。中金公司的研究報告指出,由于受災地區主要是農村及城鎮,災后重建對水泥需求很大,同時也將增加鋼鐵需求,但鋼鐵新增需求占國內總需求的比重較低,由于存在較好的運輸流動性,因此對國內建筑鋼材價格的拉動作用比水泥小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