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用紙巾還是用手帕,純屬個人喜好,然而,統計數據令人震驚,我國年人均消費紙巾1.74千克,這意味著每年有1000萬立方米的森林被砍掉。盡管洗手帕也要用寶貴的水資源,但比起樹木的消耗,這筆環保賬還是劃算多了。
把“丟失”的手帕找回來,就是一個大市場!隨著環保教育的推廣和環保意識的普及,國內手帕市場具有很大潛力,手帕生產企業應加大產品開發和市場開發力度。專家建議,具體應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提高手帕質量。目前國內市場上的手帕多為低檔產品,花型單調,手感硬,產品質量差。企業應加強中高檔手帕的生產和開發,盡快投放市場。二是拓展手帕功能。充分利用高科技紡織材料制成殺菌、除味的多功能手帕,使手帕既衛生又有保健功能。如高支高密超柔吸濕手帕、抗菌防臭手帕等。三是擴大手帕消費領域,比如禮品化。我國有一些名勝旅游景點仍在出售印有當地風景名勝的特色紀念手帕,但大多檔次較低,難以吸引旅游者將其作為禮品消費。企業應在質量、包裝等方面加以改進,使手帕產品具有禮品功用。而目前最為迫切的手段之一,則是要通過一系列宣傳、推廣活動,喚起消費者的綠色消費意識,讓用手帕有利健康、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的觀念深入人心。希望通過各方努力,使找回“丟失”的手帕,成為人們的共識和自覺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