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動蕩嚴重沖擊全球經濟,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進一步顯現。中華職業教育社等單位共同發起的全球創業型經濟論壇12日正式啟動。專家建議大力發展“創業型經濟”,促進新一輪經濟發展。
創業型經濟相對于管理型經濟而言,是建立在創新與新創事業基礎上的一種經濟形態,它從制度結構、政策和戰略上支持并保證經濟創新,從而促進 中小企業(行情 股吧)的不斷創生與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馬國湘認為,發展創業型經濟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要前提,同時也是實現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的根本途徑。我國發展創業型經濟就是要引導、促進生產性創業活動、扶持創新型中小企業和高技術中小企業成長,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和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建設。
“就業是民生之本。發展創業型經濟也是擴大就業,實現區域經濟均衡發展的重要保障!瘪R國湘說,《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顯示,到2010年,我國勞動力總量將達到8.3億人,城鎮新增勞動力供給5000萬人,而從需求情況看,勞動力就業崗位預計只能新增4000萬個,勞動力供求缺口1000萬左右。目前我國每千人所擁有的中小企業數僅為32.7,如果這個數目提高10家,以每家小企業平均解決10個就業崗位計算,則至少增加1000萬就業機會,就業壓力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
據悉,主題為“創業、創新、就業與科學發展”的論壇將于11月30日在北京正式舉行,屆時將公布《全球創業型經濟論壇北京宣言》和《全球創業型經濟研究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