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挑戰杯”上,黃窻和他的團隊帶來的就是“能量回饋式電梯節電伴侶”。據黃窻介紹,該產品能將電梯運行過程中產生的能量回饋給電網,達到高效節能的目的,節電率高達21%~46%,“我們節電時回饋的能量還不會對電網產生污染”。按照“挑戰杯”比賽的規則,參賽的產品是不能夠在市場上正式運作過的,海凌創業團隊為了先期進行客戶試驗,就把產品送給客戶免費使用,這為他們贏得了良好的口碑。“我們對產品的推廣非常有信心,這個產品不僅能自動適應電網的變化,而且運行穩定,可適用于電梯、油田推油器、電力機車、龍門刨床等設備,市場前景是非常廣闊的。”黃窻自信地表示。
節能減排和環保作為一個社會熱點,也被大學生創業者們所關注。據本報記者觀察,本屆“挑戰杯”大賽上,針對節能減排和環保問題的項目不在少數,除了“能量回饋式電梯節電伴侶”之外,還有廈門大學的“汽車節能減排器”、南昌大學的“房屋環保改造”等。
創業者注重對項目實際檢驗
一說起“功夫熊貓”,很多人腦海里都會浮現出電影里那只憨態可掬的卡通熊貓形象,而四川大學也有一支以熊貓為主題的創業團隊,他們的創意是“三國熊貓”。
“我們的三國熊貓形象早在一年前就設計好了,隨著創業團隊的形成,目前已經完成了3批動畫形象的變化和變形。”隊長徐晶表示,為了完善這個卡通形象,她和隊員曾經深入一線調查。因為把受眾目標定位在3~14歲的孩子,于是,在成都的一所小學里,她們找來了9個孩子一起進行創作。“我們本來的目的就是想了解一下他們喜歡什么樣的卡通形象,沒想到這個過程改變了許多最初的想法。在這之前,我們更多的是憑空想象他們喜歡什么。”徐晶強調,實際調研對創業項目的改進起到了關鍵作用,“我們發現,孩子們的思想已經很成熟了,在他們的世界里,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壞人和好人兩種人了,根據這個情況我們調整了劇本和動畫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