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司司長王黎明表示,將進一步完善非公有資本進入金融、電力、電信、石油等行業和領域的市場準入制度,加緊出臺具體操作辦法。
這又是一次事關民營企業發展的重大事件。我們國家為促進民營企業的發展,早在3年前,國務院就頒布了“非公經濟36條”,作為綱領性文件指導和規范民營企業的發展。但是,我們的民營企業就實實在在享受到“非公經濟36條”所規定的“國民待遇”了嗎?
在一次與企業負責人的座談會上,我了解到的情況是,民營企業并沒有享受文件上所稱的那些“國民待遇”,就比如融資問題,民營企業付出的要比國有企業多得多,主要是貸款審核方面,民營企業往往要跑很多路,而且并不是需要資金就能貸到款,很多時候出現商機需要貸款是貸不到,結果延誤時機;民營企業,除了向銀行貸款之外,再沒有融資渠道,利息的支出,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成本,把本來很少的企業利潤也被擠占。在稅收等政Cye.com.cn策優惠方面,民營企業又因為人才的限制和消息的閉塞,導致該享受的又不能及時享受。同時一個重要的方面是民營企業發展中經常會遇到技術、人才的制約,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和西部落后省份的市縣民營企業,則更是面臨人才、管理、融資方面的制約。但是,民營企業又是負責任的。一個民營企業老板在座談會上這樣說,他們這樣賣命的發展企業,是對那些國家貸款的負責,貸來的幾百萬,“逼著”往前走,沒有退路。
民營企業在解決就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壯大地方財力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就是在金融危機襲擊全球經濟的情況下,我們的民營經濟仍然艱難的謀求發展,并沒有放棄自己的發展計劃和對社會的責任。國家也前所未有的重視和支出民營經濟,但是,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必須加大政策的落實力度,強化監督檢查,建立政策落實的監督機制和運行機制,切實給民營企業以政策所規定的那些待遇,政府不要給民企再開“空頭支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