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貸交易中如何保障交易進行、防范風險?“拍拍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會負責審核借款人的真實身份、職業、收入支出等個人信息,評定并公布其信用等級。同時,網站開立第三方賬戶,用于放款人和借款人之間資金的中轉。網站并不承擔風險和賠償。對于那些借錢不還或者實施詐騙的,他們會做敦促工作,并公開他們的信息。
“那如何確立網站本身的可靠性,保證放款人的錢不被諸如網站卷走呢?”記者對網站本身的信譽表示了擔憂。
“肯定不會的,借款成功之后,三方有個協議,這都是有法律效力的。放款人隨時可以通過‘站內信’了解對方是否收到自己放的款項。”網站的工作人員向記者再三保證,網站在工商有注冊,肯定不會有卷款行為。
網絡貸款:違約詐騙風險高
“拍拍貸”這類借貸平臺是否打了法律的擦邊球,有沒有非法吸儲的嫌疑?面對這個問題,“拍拍貸”的相關負責人拒絕了記者的采訪:“我們目前不想回答媒體提出的任何疑問。”
杭州六和律師事務所律師葉宏偉強調,網站如果自己借錢給人家,且貸款利率不高于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4倍,這種借貸行為是可行的。因為根據1991年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規定:民間借貸的利息最高不得超過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4倍,超出部分的利息法律不予保護。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4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