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依舊看好中國
多數外企利潤比去年更高,跨國公司增加中國新項目
據商務部統計,今年前10月全國外商投資新設企業數同比下降26.2%,合同外資金額同比下降4.8%。兩個吸收外資的主要指標走向,意味著什么?減資現象的真正原因何在?跨國公司對華投資走向有沒有明顯變化?記者調查發現,盡管出現減資撤資,中國仍是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熱土。
減資受困于內外經濟因素
但未出現大規模撤離,農林牧漁及服務業利用外資大幅增長
據悉,前10月全國合同外資減資額、終止企業合同外資撤資額同比分別上升近7%和33.5%,這在東部沿海地區較集中。出口導向型外企受影響相對較大,金融領域吸收外資預計有所下降。外資的產業、區域結構出現新變化。
事實上,自2006年起,我國新設企業數已連續呈現負增長,今年以來降速加快;合同外資今年先增后降,預示著未來實際使用外資增勢可能持續回落。
部分外企減資撤資主要受內外經濟因素影響。
內因:近兩年有關政策調整較密集,其疊加效應導致企業投資和經營成本快速上升。包括人民幣升值、兩稅合一、出口退稅率下調和《勞動合同法》實施等;因Cye.com.cn土地制約,企業用地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另外,由于國家兩年來出臺多項調控房地產業的文件,一些房地產外企未達到相關要求,只好減資或提前撤退。
外因:從外商反映看,國際金融危機導致全球投資者信心嚴重受挫,其投資決策更為謹慎。全球股市市值大量蒸發,跨國公司直接融資渠道遇阻,對外投資能力也大打折扣。
盡管如此,目前全國大多數外企經營狀況仍正常,尤其是農林牧漁、服務業以及中西部實際使用外資均有大幅增長。各地雖有外企存在減資撤資等現象,但一般均屬企業正常經營決策,尚未出現大規模撤資。
跨國公司在華盈利
在華業績成全球業務亮點,對華投資不減反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