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當時就有人質疑其貨源,坊間也有傳聞黃光裕引進的貨源是私貨,但不得不承認,黃光裕是一個商業天才。他和國美在這個市場上留下了無數印記,他首創了很多零售業拓展模式,如今,其中不少的模式已成為整個零售行業的通用模式。
1991年,他第一個想到利用《北京晚報》中縫做廣告。在僅僅以每次800元的低價包下了報紙中縫的廣告后,他打起“買電器,到國美”的標語,并每周刊登電器的價格。在當時來說,這是一個有超前意識的行為。極少的廣告投入卻為國美吸引來了大量顧客,電器店的生意讓人艷羨。
小有成就的黃光裕沒有坐享其成就此滿足,而是陸續開了多家門店,到1993年前,小店面已達七八家。當然,這也是其最早的資本擴張行動。隨后,他將旗下所有店鋪統一命名為“國美電器”,就此形成了連鎖經營模式的雛形。
國美的成長伴隨著黃氏兄弟的財富增長。隨著經營理念的差異,兩兄弟分家了,黃光裕分得了“國美”這塊牌子和幾十萬元現金。24歲的他開始一心一意建造他的家電零售王國,國美以驚人的速度成長。
1993年,黃光裕原來的電器小門面變成了一家大型電器商城;1995年,國美電器商城從一家變成了10家;1999年,國美進軍天津,開始從北京走向全國,也開始了大規模的全國性擴張;2001年12月,國美在12個城市共擁有49 家直營連鎖店及33家加盟連鎖店;2004年12月,國美電器直營門店達200家,并進入音像連鎖業;2005年,國美進軍地產業,建造國美第一城;隨后 3年,分別并購山西北方電器、大中電器和永樂電器;2008年2月,戰勝最大競爭對手蘇寧電器成功收購三聯商社。
截至目前,國美已經是國內家電零售業無可爭議的第一巨頭。
過往的資本運作高手
在1999年國美向全國進軍的時候,黃光裕創辦了總資產約50億元的鵬潤投資有限公司,進行資本運作。隨后的2000年,在國美如火如荼發展之際,黃光裕卻突然減持了其手中國美電器的股份。之后,大家才逐漸了解到,他已經在玩“左手倒右手的”資本游戲。
業界對黃光裕的印象也能說明問題。在國美進行全國連鎖高速擴張時,黃光裕將大量時間和精力都放在營運領域,與全國各大家電企業接觸頗密。但隨著國美在全國上千家門店的開設,身價見漲的黃光裕卻逐漸“淡出”了廠家舉辦的各種會議。
2000年初,黃光裕將眼光瞄準了投資環境寬松的香港證券市場,也開始了一系列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黃光裕染指京華自動化(后更名為中國鵬潤、現名為國美電器),經過許多復雜的步驟以現金認購股票謀取到了控股權(如下表)。
2003年,黃光裕成立完全控股的“北京鵬潤億福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國美集團將 94家門店全部股權裝入“國美電器”,由鵬潤億福持有65%股份,黃光裕直接持有國美電器剩余35%股份。他開始Cye.com.cn重組“國美電器”。值得注意的是,他所持有的國美股份和公司名稱。65∶35的比例是為了回避商務部關于外商零售企業、外方股份比例必須在65%以下的限制。注冊“北京鵬潤億福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借用國內高科技企業免稅的優惠政策,回避出售股權需要支付的巨額所得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