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健康受資本熱捧
2007年3月的“2007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時任中國衛生部部長高強表示,中國加入WTO后,中國衛生部和商務部曾聯合發文,承諾“鼓勵外國資本進入中國辦合資醫院,外資的股份最高可占到70%”。“外資醫院如在中國提供醫療服務,中國政府對其醫療衛生的技術、治療質量、醫務人員的資質,肯定要依法嚴格監管。但對這些醫院的經營管理,政府肯定不會干預。”
而在這一年,醫療器械及服務領域的投資熱潮始終貫穿其間。2007年8月11日,中國醫藥外包服務企業無錫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成功上市并引發資本市場的熱捧,醫藥外包服務企業也變得炙手可熱了起來。
此外,在中國剛剛起步的健康管理服務,雖處于稚嫩的階段,卻已經顯示出極大的增長潛力。所謂健康管理,就是主動經營健康,是對個人和人群的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全面的監測、分析、評估,提供健康咨詢和指導,以及對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干預的全過程。目前在中國大陸地區僅有少數專業的健康管理機構,大部分為醫院及體檢中心的附屬部門。這些機構同時存在獨立運營與融合兼并兩種趨勢。據介紹,近幾年來,衛生部主管下Cye.com.cn的中華醫學會、中華預防醫學會和中國醫師協會等組織,紛紛籌備成立或已經成立“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健康風險評估專業委員會”和“健康管理分會”。衛生部指導下的全國“健康管理師”培訓和認證工作也已經開始納入管理軌道運行。有專家預測,隨著人們觀念的逐漸改變,健康管理將替代昂貴的“診斷和治療系統”成為疾病防控主流,而健康體檢市場的凈資產收益率達50%左右。而這些新興的健康管理公司,它們的股權也日益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2007年1月,華平投資入股醫療器械產品生產商樂普醫療。同年3月,啟明創投500萬美元投資醫療設備研發制造與服務商上海伽瑪星醫療。“我們主要看中兩點,一是伽瑪星公司的技術在世界上來講也是領先的,所以也正在開拓海外市場;二是國內進行的醫療等改革將會有助于醫療市場的發展,會有比較好的機會”,啟明創投董事總經理鄺子平談到投資原因時表示。
醫療器械行業是社會資本投資的另一焦點,雖然該領域的資金基本都是近二、三年投入進來的,如今卻至少占到醫藥行業投資50%以上的比例。據了解,到2010年,國家對農村醫療體系建設投資預計將達到2000億元,其中用于醫療器械的占到30%。據業內人士分析,隨著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相關法規的完善,醫療器械行業將迎來進一步的快速發展。其中,家用醫療產品的市場潛力和進口產品替代所帶來的商機已普遍引起投資者的注意,成為資本介入醫療器械行業的理想切入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