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短信,已經和過去的互遞賀年卡一樣,成為難以回避的“年俗”。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3個電信運營商估算,從大年三十到初六的春節假期,全國手機短信發送量有望超過180億條,“拇指經濟”再顯威力。
2009年春節期間,拜年短信又有了新的特點。
情真意切受推崇
“珍惜友情、遠離群發”“千萬別回復群發短信”……在網絡流行語中,千篇一律的群發短信已成雞肋,樸實、誠懇的原創短信則有抬頭之勢,成為不少市民的選擇。家住重慶渝北區的黃女士便給幾十位親友都發去了原創拜年短信,內容都很簡短,回復率卻頗高。“發得我手指都酸了,但仍然很有成就感。”
但記者發現,仍有一些群發短信,因為感情的確真摯,文采實在斐然,依舊受到人們青睞。
“青春已過大半,相識者百千,相知者二三。一路風塵,且歌且行,新桃舊符,似水華年。分別之時頗留戀,惟有遙祈福喜雙臨、四季平安……”在重慶一家媒體工作的周女士雖然不喜歡群發短信,但在讀到這條拜年短信后,仍然覺得怦然心動,忍不住把它轉發給了幾個摯友。
貌似馬虎的“匿名短信”也不能小看。盡管“發拜年短信要署名”已成為常識,但通過看似不起眼的未署名短信,沒準就能“撿”回分別已久的老朋友。重慶江北區的王先生便回復了一條沒署名的拜年短信,發現居然是失去聯系多年的大學同窗從拉薩發來的。這讓他感到意外的欣喜。
時事風云更關注
面對充滿故事的2008年,今年春節的拜年短信里除了依然不變的祝福外,還多了些悲喜交集的感慨,多了對時事的關切,對來年平安的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