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分析,事實上,金融危機總體來說已經對中國的經濟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對實體經濟造成一定沖擊,尤其是作為外貿大省的浙江,出口額的下降對浙江企業而言會是個不小的打擊。“從國家新的宏觀調控政策來看,更傾向于通過刺激內需來實現拉動經濟增長的目標,這個時候,浙江企業家按說更應該從過度的依賴出口方式上走出來,轉而通過擴大內需實現拉動經濟增加的任務。但是畢竟對外貿份額過大的浙江企業而言,完全取消外貿轉內需還不太現實。”
史晉川分析,浙江企業如果能夠通過新的出口方式、新的產品,來實現外貿市場結構的調整,繼續爭取外貿份額,也能夠有效減少企業因為外貿急劇下降帶來的沖擊。
“英國是此次金融危機的重災區,英鎊也大幅貶值,相對投資機會而言是個階段性 ‘價值投資洼地’;同時英國有奧運會概念的預期,這為企業走出去選擇英國市場又增加了一個砝碼;再加上現在正值中英領導人戰略合作之際,政府的支持也給中英的商貿合作帶來一定想象空間。”對浙商的這次英國尋覓商機之行,浙江工商大學浙商研究中心楊軼清也認為機遇大于風險。
問題是,面對國外不太景氣的消費市場,浙商怎樣才能打開國際市場的“缺口”?史晉川提醒,顯然浙商再簡單地依靠傳統的貿易方式、傳統的市場來追求數量上的沖破已經不太現實,必須依賴新技術、新產品來占領新市場,或者是在原來市場基礎上向縱深延生。
采訪手記
“我相信世界是
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你覺得金融危機會繼續放大嗎?”、“今年是金融風暴的繼續擴大年,還是結束之年?”牛年伊始,不少經濟學家、企業家們仍然在面面相覷,半信半疑著對未來的極大不確定性展開各執一詞的辯論。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5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