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最近報道,一位房地產老總到農村租了一塊地,建起全自動化灌溉和溫控系統,并采用國外優質菜種,培育出菜苗賣給農戶,深受農民青睞。此后,該企業家又把他的菜園發展為觀光農業基地,既取得了旅游收入,又宣傳了他的優質蔬菜。他的成功,引人深思。
許多學者研究“三農”問題,更多的是著眼于“減少農民”,即把農民引進城市,而很少有人研究如何引導城里人到農村發展的問題。如果說“減少農民”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個關鍵的話,那么其本義應當是“減少農業人口”,而不一定是“減少農村居民”;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以遏制農村人才單向流入城市的趨勢、統籌配置城鄉人才資源為前提。
我國農村人口過于龐大,把大量“過剩”農業人口全部轉移到城市是完全不可能的。如果國家下大氣力引導城市企業家下鄉創業,著力發展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以及其他相關產業,以此作為加快發展小城鎮乃至中心村的產業支撐,那么,就應當能夠成為新一輪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引擎。
如今大批農民工返鄉,也為城里人到農村創業準備了良好的勞動力資源。如果國家及時出臺相關政策,引導城市企業家下鄉創業,把大量就業崗位直接送到農村,那就不僅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了。
有人擔心城市工商資本下鄉會侵犯農民利益,關鍵還是要看政策怎樣制定和實施。至少應該先試起來,不應當因噎廢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