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的鹿特丹市政廳內,由荷蘭貿促會、鹿特丹市政府等聯合主辦的中國新春慶祝酒會吸引了400位荷中政商界人士。在觥籌交錯互賀新年之余,大家談論最多的是當前低迷的經濟形勢和應對措施。在荷蘭人眼中,今天的中國雖然也受到全球大環境影響,但仍然充滿商機。從政府官員到企業老總,許多人都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寄予厚望,希望從中國這個經濟引擎的動能中借得一點“東風”。
“中荷經濟息息相關……中國經濟狀況對鹿特丹的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在當前特殊的經濟形勢下,我們應該加強合作,攜手克服困難,”鹿特丹副市長馬克·哈貝爾斯對記者說。他還說,作為歐洲第一大港的鹿特丹,多年來從歐中貿易飛速增長中獲益良多。目前鹿特丹與中國之間的貨運往來在鹿港總吞吐量中占很大比重,以集裝箱為例,鹿特丹與中國之間的集裝箱往來占港口集裝箱總吞吐量的四分之一。
雖然遭遇危機,但鹿特丹對自身的長遠發展很有信心,對中國的前景也很看好。鹿特丹市正在加緊“練內功”,為危機后的大發展做準備。哈貝爾斯說:“我們的港口仍在擴建。在危機時期,盡管大家的業務量都在下降,但我們要盡量增強在歐洲港口中的優勢,增加市場份額。這樣,我們與中國港口將有更多合作機會。”
除港口業務外,鹿特丹與中國在其他領域也有諸多合作。鹿特丹與上海市結為友好城市迄今已有30年,兩市在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合作十分密切。此外,鹿特丹今年將動工修建一座集辦公、商貿、餐飲、會展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中國城——歐華城,哈貝爾斯希望此舉能進一步吸引中國企業落戶鹿特丹,推動鹿特丹市與中國的合作。
荷蘭貿促會中國商會主席謝夫·范多雷馬倫說,荷蘭企業界一向重視發展對華業務,“看看今天酒會的爆滿就能知道荷蘭企業多么關注中國”。他認為,在當前形勢下,荷中企業在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可持續能源產業、醫療保險服務等領域可以加強合作。他說:“荷蘭在這些方面有世界領先的技術和經驗,中國則希望引進技術經驗,荷中合作能互利雙贏。就我所知,荷蘭一些基礎設施、能源和設計公司正在積極尋找與中國合作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