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貸款額度,降低信貸風險
新的小額貸款模式將對具體養殖戶的授信,變為對有經濟實力的養殖公司的整體授信,從而解決了養殖戶生產資金貸款抵押不足的問題。
“有資格進行擔保的公司都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和良好的信用基礎,這使信用社的信貸風險降到最低。截至2008年11月,廬江縣信用社累計發放特別授信貸款69戶,金額428萬元,從未發生過一筆不良貸款。”李濤告訴記者,將養殖公司作為一個信貸單位來進行信貸調查、評信、監督管理,大大降低了信貸管理成本。在防范信貸風險的同時,信用社獲得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企業擴大規模,農民獲得實惠
新的小額貸款模式下,公司、養殖戶和信用社三方利益主體緊密聯系起來。
安徽天歌鵝業有限公司是第一批參加“公司+農戶”小額貸款模式的公司,目前已為13戶農戶擔保貸款96萬元。“我們提供種鵝和養殖技術支持,統一按合同收購。”公司經理梁坤說,“保證養殖戶的利益就是保證公司的利益。”
“2004年的時候只有十來戶養殖戶提供貨源,公司一年收入只有四五十萬。”安徽寶祥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田維祥說:“信用社推出新模式的小額貸款后,我們為46戶養殖戶擔保貸款191.8萬,每年所能獲得的貨源規模也達到了560萬只。公司建成了集養殖、收購、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農業企業,年收入一躍達到500萬元。
小額貸款也讓農戶切實收益。2008年9月,因為在外打工不順,郭河鎮三畈村村民顧得勝回到家鄉。在通過公司擔保后他申請了貸款,養了6萬只雞。“過去咱就是沒有資金沒有技術才出外打工,現在有了信用社的資金支持,有了公司的技術、銷售支持,咱在家也能賺錢。”他的臉上樂開了花。(錢 偉)
保險+擔保
農民貸款更容易
小農戶+小貸款+小保險,銀保互動,使農民創業更踏實
憑保單也可以貸款
1月29日,大年初四一大早,江蘇泗洪縣重崗鄉重崗村農民蔣輝就來到當地農村合作銀行,辦理3萬元貸款。他還主動投保了一份100元的小額貸款保險。拿到保單,蔣輝心里踏實了很多。
像蔣輝一樣,在泗洪縣,2007年以來已有5.2萬多農民辦理了小額貸款保險。很多農民深有感觸地說,原來申請小額貸款,找人擔保是個大難題。尤其是去年以來經濟環境不太好,即便是熟人之間也不愿意為別人再多承擔一份資金風險。如今投保了意外險,不僅非常好找擔保人,多數情況下銀行憑保單就能提供無擔保貸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