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召開的浙江省兩會上,政協委員、團浙江省委副書記徐旭說,長期以來,受城鄉發展差距、農村創業環境等客觀因素影響,農業勞動力老齡化、新農村建設缺少有創業能力的知識青年問題日漸突顯。
“大學畢業生不愿意回到農村創業,成為城市的待業青年;青年農民工找不到工作仍然留在城市,成為城市的盲流青年;農村富余青年勞動力要么迫于生活壓力‘逃離式’離開農村、要么成為農村閑散青年。”對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浙江政協委員提出,應當優化政策環境,通過強化政府服務,引導返鄉農民工、大學畢業生和留守農村青年,把農村作為創業的大舞臺。
引導青年到農村創業就業,當務之急是要破除瓶頸制約。
據去年底與今年初團浙江省委對全省501名浙江籍尚未就業的大學畢業生和678名浙江籍青年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意愿的抽樣調查,其中43.9%的大學生表示愿意去農村發展,25%的青年農民工表示愿意返鄉就業或創業。
“但調查同時表明,大學生畢業生、返鄉青年農民工等群體認為到農村創業還存在許多制約的因素。”徐旭說。
首先是創業資金,在愿意到農村創業的被調查青年中,有90%的青年農民工和76.9%的大學生認為創業最需要的是“啟動資金”。資金短缺,一是自有資金積累不夠。大學畢業生、返鄉青年農民工、留守農村的青年自身積累較少,自有資金難以滿足創業需要;二是融資渠道單一。由于普遍缺少可抵押物和擔保,導致青年從金融機構獲得創業資金貸款的機會較少,缺乏政策性的信貸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