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起,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無需提供戶籍證明,只要帶著身份證明和畢業證書,就可到工商部門辦理開辦企業的注冊登記。據了解,2月5日本報在《讓大學生“零成本”創業》一文中介紹了本市工商部門推出的一系列促進就業新政策后,每天都有200至300名有意創業的大學生到工商部門咨詢相關政策細則。昨天,本市工商部門又細化了8條促進就業的新政策,再次降低了創業者的門檻。其中,“零首付”注冊的新政策,至少可讓每個大學生創辦企業時降低3萬元的成本。(2月10日文匯報)
上海市針對創業者遇到的缺少經營資金和場地不足等難題,作出降低門檻的優惠政策,破解準入難題,改善創業環境,鼓勵大學生們自主創業,進而促進就業。這確實是令學子們感到溫暖的關愛之舉,務實之舉和長效之舉。這一新政有“三大亮點”。
其一免收費用。新政策規定,畢業兩年內的高校畢業生投資設立注冊資本50萬元以下的有限責任公司,可“零首付”注冊,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注冊資本。這樣每個大學生企業至少可降低3萬元的創業成本。 為失業人員減免證照費。同時,提供免費企業登記公告服務。其二場地靈活。工商部門簡化了新設立Cye.com.cn企業的產權登記手續,將原有的“三證”簡化為“一證”。同時鼓勵利用閑置廠房等場地辦企業,破解了經營場地對創業者的制約。 其三“網開一面”。從事翻譯服務、軟件設計、網絡技術開發、電子商務等不影響周邊環境和公共安全的經營項目的企業,允許集中登記。對一些從事個人智力創作型和電子商務等行業的經營者,對經營場所依賴性較小,不需要獨立辦公地點的,允許在家中辦公。
這“三大亮點”折射出上海市政府部門想創業者之所想,解創業者之所難的務實理念,而且他們在放寬市場準入條件后,還將加強后續服務,通過開展“走千家企業,送一片溫暖”活動和實行“大學生創業跟蹤聯系”制度,開辟“綠色通道”、落實專人擔任“創業聯系人”,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事前指導、快速辦結、定期聯系等全程跟蹤服務,這充分體現了積極創新,熱忱服務的意識。由此聯系到不少地方組織招聘會熱熱鬧鬧,而實際效果卻差強人意,末了就說“全是金融危機惹的禍”,還有精英建議大學生去當小商販等不切實際的招數,務虛大于務實。面對就業困境的學子們最需要看得見、摸得著的舉措,而非花拳秀腿的虛招,上海“零首付”新政策,讓創業者輕裝上陣,值得其他地方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