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生產和牲豬養殖是湘鄉市農村的支柱產業,也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為鼓勵青年農民致富創業,帶動當地農村經濟和農業產業化發展,2008年湘鄉市農業局按照湖南省農業廳科技教育處的統一部署,在65個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示范村遴選出65個農村有志青年和返鄉農民工參加湘潭生物科技學校開展的創業培訓。通過跟蹤服務與回訪,創業培訓后效果十分明顯。學員自發組織成立了湘鄉市農村實用人才創業協會,為農民提供創業信息,傳授創業經驗,培訓創業技術,提供創業服務。目前已在全市組織創業技術培訓12場,600多人次,吸納會員138人,涵蓋種植大戶25人,養殖大戶33人,農村加工業與服務業16人,村組干部15人,科技示范戶24人,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負責人7人,返鄉農民工18人。通過協會的帶動和引導,全市已有3000多名新型農民在農村開展了農業創業。如山棗鎮新輝村學員陳再乾,在培訓班刻苦學習,多次邀請授課老師和技術專家到家鄉食用菌基地為大家現場技術指導,解決生產中的疑難問題,2008年新增食用菌種植10多萬包,增加產值30多萬元,新增贏利15萬多元。毛田鎮草坪村學員賀雪梅,把自己的大米加工廠擴大了2倍,目前正在申報大米品牌商標專利。
嚴格遴選參訓學員
組織參訓人員由湘鄉市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負責。在發出遴選培訓對象通知和電視上公告后,農民報名踴躍,500多人次來電來信向市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辦公室咨詢,345人報名參訓,其中項目示范村156人,其他村組的農業科技示范戶、種養業大戶189人。市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村組推薦意見,組織鄉鎮農技站實地考察,確定參訓學員65名。學員中有水稻種植大戶12人,其他種植大戶13人,畜牧類養殖專業戶26人,水產養殖戶7人,有村組干部15人,科技示范戶14人,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負責人4人,打工返鄉青年8人,平均年齡30.5歲,最大的42歲,最小的23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