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本市制定了《天津市2009年至2012年創業帶動就業規劃綱要實施意見》。規劃綱要中提出,有創業愿望和創業能力的高校畢業生、科技人員、留學人員、農民、失業人員、“低保”人員、殘疾人、復轉軍人、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企業職工等個人,均可利用資金、場地、技術等進行創業。此外,本市將通過培養千名培訓師和千名創業服務專家、建立千家創業實訓基地、設立創業發展基金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幫助創業者實現創業愿望。
培養1000余名創業培訓師
本市將啟動全市創業培訓師資培養計劃,主要為工會、共青團、婦聯和各區縣公共創業培訓機構以及高校培養師資,今年全市培訓師資達到200人。規劃期末,全市師資將達到1000人以上。其中,每個公共創業培訓服務機構教師不少于10人,每所高校不少于5人,實行持證上崗。在規劃期內,全市實現年均創業培訓2萬人,創業成功率達到50%以上,帶動就業率為1:6;到規劃期末,大中專技校學生參加創業教育和創業活動的比例應達到60%,創業成功人數占當年畢業生總量的5%。
認定1000家創業實訓基地
本市將選擇一批優秀企業認定為創業實訓基地,安排經過培訓的人員到基地進行不超過6個月的實訓,規劃期末,全市認定的創業實訓基地數量不少于1000家。重點實施“三個100”工程:工商聯依托個體私營協會,在生產加工、商貿零售、種植養殖和服務等行業中篩選不同規模、不同性質的企業,建立100家以上創業實訓基地;共青團依托青年聯合會、青年企業家協會,建立100家以上青年創業實訓基地;婦聯依托女企業家協會,建立100家以上的女大學生創業實訓基地。規劃期末,工會、共青團、婦聯和各區縣創業培訓機構開展模擬公司培訓項目,全市年模擬實訓能力達到1萬人。
各區縣都建創意創業園
本市將通過購置、置換、租賃土地等形式,每年新建1家以上、面積不低于1萬平方米的便民攤群商(農)貿市場,優先吸納本市下崗失業、失地農民和高校畢業生等創業人員入場經營,比例要在80%以上。對就業困難人員進場創業的,減免租金。
今年上半年,市內六區和塘沽區要各選一所占地面積不低于20畝、建筑面積不低于5000平方米的學校,年底擴建為2萬至3萬平方米的創意創業園。2010年,其他區縣和經濟功能區也要全部建立創意創業園。對社會力量新建的創業園或商貿市場,吸納新辦創業企業數量在50家以上的,以及現有創業園或商貿市場年吸納新辦創業企業數量在30家以上的,可認定為創業基地,給予一定補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