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農民創業園是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的平臺,目前大陸已經建設了8家。三年前,福建漳浦縣率先建立了第一座臺灣農民創業園,吸引了69家臺灣企業和3個臺灣農民個體戶入園,總投資1.1億,而年產值達到15億元,為兩岸農業交流進行先行先試。現在,這里的臺灣創業者迎來了收獲的季節。
羅美娟原來在臺灣搞農業技術,三年前以個體戶的身份到福建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種植果桑,包下50畝地,投入100萬元。今年4月,她的果園迎來第一次大豐收。目前她正著手進行果汁加工。她說來到漳浦遇到了最專業的管委會,讓她先試種,而在辦理手續方面也減少了審批環節。
漳浦臺灣中小創業者羅美娟:“我們對當地政府的服務非常滿意,因為大陸改革開放30年后,整個服務質量提升了。而且我們在這里減少了一段路程。”
羅美娟說,在漳浦投資成本較臺灣減少了一半,預計再有兩年就會收回資金。她說大陸在人才和土地等方面為臺灣農業轉型提供了契機。
羅美娟:“我們把前景看得很好。我們會把臺灣的農業技術經驗帶到漳浦,將來會在漳浦建立一個借鑒臺灣經驗的農業合作社。”
對于農民創業園的下一步發展,漳州市委書記劉可清表示,會盡一切努力解決臺胞的困難,做好服務。
劉可清:“下一步我們還要進一步擴大范圍,讓更多的臺胞來到這里創業。同時也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不斷提高。”
鳳凰衛視 吳俐玫 黃宸 福建漳州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