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天內,李開復辭去了谷歌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的職位,再次成為各方焦點。李開復宣布創辦創新工場,扶持青年人的創業。據了解,創新工場旨在形成“天使投資+獵頭+孵化”的全新模式,聚焦信息產業最熱門的領域,預計在10年內投資500家創業企業。
宛如4年前閃電離開微軟,“追隨我心的選擇”加盟谷歌。如今,李開復再次選擇“追隨我心的選擇”,放棄了谷歌的續約邀請以及極具誘惑的薪酬,告別了20年職業經理人生涯。面對業界的不解,他坦言,自己的人生還有一個缺憾沒有實現,那就是創辦一個幫助中國青年創業的創新工場,和中國青年人一起打造新奇的技術奇跡。
李開復的“人生遺憾”,與中國日漸濃烈的創業氛圍密不可分。自從2005年以來,中國正在成為創業的熱土,伴隨著“我為創業狂”、“創智贏家”等創業海選類節目的熱播,全民族的創業熱情高潮澎湃。高校里、社會上,夢想創業的青年越來越多。在一場場投資論壇上,有志創業的青年帶著自己的創業計劃書,將風險投資層層包圍。風險投資人的郵箱里總是塞滿了各種創業點子,連上下班都會被創業者“圍追堵截”。
創業海選類節目傳播了容忍失敗、勇于創業的氛圍,打動了年輕人,也深深震撼了李開復等導師級人物。他們被青年的熱情感動,也看到了國內創業環境的軟肋。一方面,中國的創業者缺少創業和管理經驗、欠缺初期啟動資金,難以吸引卓越技術人才,使得創業成功率并不高。另一方面,中國的投資環境不成熟。美國的硅谷之所以能成為創業者的搖籃,就是有一整套的流水線式的扶持體系。創業者憑一個好的想法,可以獲得10萬~50萬美元天使資金的支持。而天使投資人往往本身是成功創業者或公司高管,有著深厚的業界經驗和背景,除了資金之外能夠給創新公司帶來他們的視野和業界關系,導入專業人員和管理經驗,之后風險投資會對天使項目后期跟進。2008年,美國的天使投資占風險投資總量的40%至50%,共有26萬多個活躍的天使投資人和組織。然而在中國,天使投資領域仍是一大塊空白,使得年輕人創業遭遇瓶頸。
“創新工場的目標是帶來規模化、產業化的天使投資,用一套完整、成熟的體系,甄選出最優秀的創意、創業者、工程師,把每一個創業環節和資源進行最佳整合,幫助創業者,確保其初期的良性發展。”應該說,這不僅是李開復的夢想,也是青年創業者群體的渴望。隨著越來越多的資深經理人加入創投行業,他們將為青年的創業之火添上最重要的幾把柴。創新工場的成效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