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齡失業人員寧可選擇做月薪600元治安員 卻不愿從事臟苦累高薪工作
本報訊 (記者黃琮 通訊員任伯煊)有社保,月入千元左右,上班地點離家不遠等是廣州市就業困難人群找工作的最低要求。歷時近一個月的“陽光情”就業援助進家入戶活動告一段落,僅有不到四成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市就業服務管理中心負責人表示,不能將心態放平是造成本市戶籍失業人員就業率不高的主要障礙。另外,由于多數失業人員對社保補貼并不了解,成為他們不愿接受低薪工作的主要原因。
超過三成失業人員揾到工
國慶節前,廣州市在全市范圍內推行“陽光情”就業援助進家入戶專項活動。記者昨日從廣州市就業服務管理中心獲悉,在此次專項活動中,全市各級勞動就業服務機構共上門家訪就業困難人員6380戶,幫助2306人實現就業,落實扶持政策1527人,落實政策補貼資金353372.1元。
市勞動局有關負責人解釋說,雖然從數字上看來就業率只有36%左右,但已經比廣州市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率30%的平均水平高。
心態不正是就業率低的主因
市勞動部門負責人指出,就業價值觀和心態仍成為阻礙就業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比如有些失業人員對收入看得很重,用人企業認為個人收入是和整個經濟環境有關,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收入自然要低。有些人員只選國企和事業單位,對私營企業置之不理。
已經招收了48名下崗人員和6名特困人員的廣州電纜廠負責人告訴記者,部分失業人員在進廠時只看到了企業保障全面和工人工資高,但進了車間后才發現工作很累想退出!叭绻o他安排清閑但收入少的職位,又不甘心。”
政府有補貼市民卻不知
勞動部門回訪調查時發現,三大困難群體在找工作時不約而同地存在一條底線,即1000元左右的月薪、買社保、工作地點離家較近、每天工作時間在8小時左右。然而在實際情況中,除1000多元的月薪能夠保證外,其余三項無法同時滿足。
對此市勞動部門負責人再次強調,本市戶籍的失業特困人員,在公益性崗位就業可獲得政府提供的3年社保和崗位補貼,尤其是40~50人員和“零就業家庭”,但是有不少人卻不知情。
案例:無人問津辛苦工
市就業服務管理中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廣州擁有過百家分店的真功夫進街道招收保潔員,每月收入在1200~1400元,可是竟然沒有一個人應聘。
這些分店多開在街道附近,又幫買社保,為什么有多一倍的收入還是沒人愿意呢?47歲的廖玉瓊寧可選擇月入600元的街道群防群治治安員工作,她覺得在餐廳做清潔工勞動強度太大。還有人擔心,私企讓人不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