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將于26日刊登上市公告書,30日集中在深交所掛牌交易。這預示著醞釀已久的創業板正式開啟。然而對于苦苦等待創業板開鼓鳴鑼長達十年之久的創投們來說,創業板的開啟一方面讓創投企業帶著超額收益成功退出,為其未來的發展打開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創業板的高市盈率發行也進一步提高了創投們尋找投資企業的入股門檻。
有限合伙迎來“春天”
“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消息,”達晨創投合伙人卲紅霞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高興地說,目前很多創投基金是有限合伙制,法律允許合伙企業開戶后,風險投資融資資金的多元化渠道將更為暢通。
近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證券登記結算管理辦法》的征求意見稿,擬對其中部分條款進行修改,使合伙制企業可以依法在證券市場開戶。這預示著,國內有限合伙制創投們由于不能在證券市場開設賬戶,而不能分享創業板投資“盛宴”的遺憾將一去不復返了。
事實上,如何化解退出困境一直是有限合伙制創投們的一塊心病。此前,由于制度不允許合伙企業開戶,很多有限合伙制創投們不得不在其所投資的企業申請創業板IPO之前“忍痛割愛”,將唾手可得的“蛋糕”轉讓給公司制創投們。
公開資料顯示,達晨財富創投和創東方安盈兩家有限合伙制創投公司分別于2008年底以7元/股的價格認購網宿科技285萬股、130萬股。但由于有限合伙制的身份,達晨財富和創東方安盈在增資認購時,均出具了一份《承諾書》。兩創投公司承諾,若在網宿科技申請IPO前,國家或相關部門沒有出臺關于有限合伙企業可成為上市公司股東的新規定,為不妨礙企業上市,創投公司愿意無條件轉讓股份。
9月2日,在網宿科技沖刺IPO前夕,達晨財富創投、創東方安盈不得不將各自所持網宿科技的285萬股、130萬股以7.1元/股的價格轉讓給達晨財智、創東方投資。而按照網宿科技24元/股的網申價計算,兩家創投機構本可輕松收獲至少3.4倍的超額回報,其分享創業板盛宴的愿望落空。
“以前由于法律的障礙,很多企業并不愿意有限合伙制的資金參與企業的投資。”卲紅霞表示,此問題解決以后,有限合伙創投投資企業的熱情將大幅提高,其發展空間將進一步擴大。
入股門檻提高
創業板的推出雖然為創投們的退出提供了很好的平臺,但是首批28家“準創業板公司”的高市盈率發行也令創投們憂心忡忡:其他企業在引進創投資本時將參考創業板企業的市盈率漫天要價,從而進一步提高創投投資企業的入股門檻。
“資本市場建設與我們的股權投資聯系緊密,市盈率太高不行,太低也不行。”思格資本集團創始合伙人卓福民表示,今后企業會以創業板二級市場的價格與創投博弈,創投以7、8倍的市盈率尋找投資企業的難度明顯加大,投資成本將顯著提高。
高能資本的合伙人徐平在某股權投資論壇上也強烈地表示了他的不滿。他認為,目前創業板發行的高市盈率是胡扯。“50、60、70倍的市盈率是胡扯,這么高多少年才可能收回投資?市盈率達到上百倍憑什么呢?”
十年來,我國創業板市場與創投的發展休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在國家發改委備案的國內創投企業已超過400家。近幾年,我國的創業投資行業實現了爆炸式增長:管理資金規模由2003年的325.34億元猛增至2008年的2506.16億元;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創業投資的集團化趨勢愈加明顯。
在創業板首批28家上市企業的身后,眾多風險投資機構隱現其中。根據清科集團發布的研究報告,在28家已進入發行階段的創業板企業中,有23家企業曾獲得VC/PE投資,占總數的82.14%。
據了解,在收獲創業板第一批“螃蟹”的創投機構中,絕大部分為民間資本,而且其入股大多發生在2007年底A股市場達到巔峰后,甚至是今年創業板推出計劃已定之后。
在創業板高市盈率發行面前,如何繼續尋找潛力股、平衡風險與收益的關系,已成為擺在創投們面前的一道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