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市用工需求與去年大致持平。前三季度統計數據顯示,全市新增城鎮就業崗位9408個。5078名大學應屆畢業生已完成就業4439名,就業率達87.4%。
盡管用工市場整體回暖,但局部“用工荒”依然存在,特別是店口、楓橋、大唐等地,熟練工缺口較大。“店口的一些企業招了不少人,但一些人做了一兩個月就走人,至今缺口還在2000人左右,楓橋的缺口也不小。”市就業管理處主任鐘明分析,隨著我市經濟回暖,加上勞務輸出地強化本地就業和招商引資力度等因素,預計明年我市用工需求量將大幅上升。
為促進我市就業市場穩定,今年我市有關部門密集出臺有關獎勵政策措施,鼓勵下崗人員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積極開發公益性崗位。如: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的社會保險三項補貼由原來的60%提高到100%;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在公益性崗位上就業的,給予用人單位的崗位補貼由去年的每人每月200元,提高到今年的每人每月300元。
“我們還通過免費發布就業信息,召開大型人力資源交流會等措施穩定就業。”鐘明說,針對我市勞動密集型產業特征,就業部門還加大勞務幫扶結對力度,對內通過龍頭企業將部分業務分包,擴大就業,增加農民收入;對外則與周邊40多個縣市建立勞務結對關系,深化就業與用工協作。
為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今年人事部門與企業聯系的畢業生見習基地由原來的10家增加到了28家,并對大學生自主創業和企業吸納就業出臺了相關獎勵措施。“11月20日,我市10多家企業組團赴武漢大學招工,宏磊拋出88個崗位,金大地也有86個崗位。”至于12%左右的待業大學生,市人才交流中心主任Cye.com.cn馬而軍認為,并不是招聘市場上缺乏就業崗位,主要原因還是一些大學生專業技能不符合企業用工需求,再就是有的大學生自身就業定位和家長就業觀念還有待進一步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