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尋根 文化交流暗蘊商機
12月5日,安陽市內黃縣的顓頊帝嚳二帝陵內,悠遠的鐘鼓聲和《八佾舞》表演,讓人恍惚之間夢回上古。
作為“世界客家播遷路”文化交流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河南客家九大祖根地的圣土匯集儀式在內黃舉行。
“世界客家播遷路”是落實世界客屬第22屆懇親大會通過的“采集全球客家圣土、打造客家文化標志——《世界客家播遷圖》”提案而組織的全球性文化交流活動。
對于河南來說,這場交流活動也是向世界各地播揚中原文化,擴大河南在海內外影響力的一次契機。
一個客家人的故土情結
在儀式上,匯集而來的“圣土”將融合黃河“圣水”制作成“圣土望君歸”特殊紀念物,贈給世界各地的客家組織,進行文化交流。
本月中旬,“圣土望君歸”將踏上遠上尋客的第一站——臺灣,作為飽含河南人民濃厚情誼的禮物贈送給臺灣世界客屬總會。隨“圣徒望君歸”一同走進臺灣的還有中原文化。而隨著活動的陸續開展,這場規模宏大的文化交流活動不僅將走出河南,而且將跨越中國20多個省市和世界五大洲。
很多人說,客商興業故土,首先是投情,其次才是投資。很多事實也表明,這些投身于河南經濟的客商對故土都有著非同一般的眷戀。在圣土匯集儀式現場,馬來西亞豫新集團公司董事長陳曉星焦急地修理著他的錄音筆,他說:“我不想錯過人群中傳來的任何一句來自家鄉的聲音以及那些只屬于家鄉的鐘鼓音樂”。除了迷戀故鄉的風土人情,他對河南的文化旅游產業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政策的穩定性以及河南優越的人力資源吸引了我,如果說投資需要尋找(好的)投資環境,那么,好的投資環境應該在這里。”陳曉星告訴記者。他認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隨著內地與臺灣之間往來日益頻繁,河南的文化旅游產業前景光明。也許不用多久,陳曉星將開始謀劃他在故土河南的經濟版圖。
興業中原
在這次文化交流活動中,歷來以愛國愛鄉而為人樂道的客商,也顯露出了投資的熱情。他們敏銳地發現了河南的商機。
“以前客商在河南的投資主要放在房地產上,現在很多客商更看好這里的能源、生物科技、餐飲等行業。”河南客家商會會長黃小輝告訴記者,目前有幾十個客家企業團隊在河南尋找投資機會。
對于黃小輝來說,除了推動河南與世界客家人在文化上的交流外,他的另一項重要任務,是協助河南與全世界的客商建立起更加緊密的聯系,帶動更多客商投身興業河南的大軍。
作為興業河南中的一員,客商莊水操早在深圳文業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鄭州分公司成立之前,就非常看好河南的裝飾設計市場,將深圳的產業擴張到河南后,他對投資河南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表示,“雖然起步較晚,但河南在文化、資源、人力資源以及交通位置的優越無可比擬,是一個處處充滿商機的好地方”。在本次“世界客家播遷路”文化交流活動中,他希望自己能為推動河南與世界客家同胞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做些事情。
比他更加關注這件事情的則是在儀式現場顯得異常忙碌的黃小輝,他表示:“他們(客商)根在中原、希望與家鄉加強交流、尋找商機、共同發展。”而此次活動在與世界客家同胞加強文化上的交流,增進中原與世界各地客商的相互了解的同時,也為進一步的經濟合作打下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