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國所有航空公司利潤351億占全球利潤總額60%
中國民用航空局(簡稱“民航局”)局長李家祥昨天在國新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民航業將在“十二五”期間總共投資超過1萬5千億元人民幣,其中新建機場45個,新增飛機1900多架。“十二五”期間投資額相對“十一五”1萬億元的投入,增幅將達到50%。
李家祥介紹說,預計到“十二五”期末,旅客運輸量將達到4.5億人;運輸機場的數量將達到220個以上(現有175個);機隊規模將由現在的2600多架上升為4500架以上,特別是通用航空飛機數量會有較大增加。
李家祥在總結“十一五”民航發展時說,中國民航業“十一五”期間上繳利稅是“十五”期間上繳利稅的5倍。其中2010年,民航業實現利潤總額437億元,其中航空公司實現利潤總額351億元,占全球航空公司利潤總額的60%。
地方政府發展民航熱情高漲
在2009、2010年兩年,先后有天津市、北京市、成都市、河南省等地方政府組建了以省市名稱命名的本土航空公司,地方政府投資航空業熱情空前高漲。
李家祥在發布會上總結到,在過去5年,有23個省(區、市)與中國民用航空局簽訂了加快區域民航發展的會談紀要。僅2010年,就有29個省(區、市)的53位省級領導到民航局來商討當地民航業發展。他舉例說,在去年兩會前的3月8日當天,有10個省市自治區的領導到民航局商討當地民航發展,民航局打開了所有的辦公室接待。
李家祥認為,航空運輸業對于地方經濟巨大的帶動作用,是地方政府熱心民航事業的主要原因。根據一些機構計算,民航業投入和產出比是1:8。
李家祥還表示,過去5年,民航在中西部地區修建33個機場,絕大部分在欠發達地區。目前已經有的175個機場,已經覆蓋了全國91%的經濟總量、76%的人口和70%的縣級行政單元。但位于中西部地區的不少機場處于虧損狀態,目前175座機場中虧損的有130座,2010年共虧損了16.8億。
中國民航仍鼓勵民資進入
過去兩年,曾經出現民營東星航空破產、鷹聯航空轉向國企和奧凱航空運營困難等一系列事件,業內人士普遍發出了民營航空公司舉步維艱的感慨。李家祥表示,中國民航是開放的,民航局也鼓勵民營資本投資民航。
他說,現在中國民航總共43家航空公司,民營的有8家,占了接近1/5。現在民航局還在接受新的申請者,目前準備申請的還有三家,一旦符合條件,都會積極給予Cye.com.cn扶持和幫助。他表示過去對私人投資者也進行了一些審查,包括設立了一些門檻,這些審查和門檻不是限制私營投資者的進入,而是從保證航空運營安全、保證旅客的公眾利益出發,說到底這些條件和門檻也是為了新進入者,包括私營的航空公司組建以后能夠更好地發展。
李家祥還說,目前國內已經沒有純國有航空公司了,國航、東航、南航已經上市變為公眾公司了。
李家祥還表示,繼去年中國政府公開了低空開放政策之后,空域管理體制的改革已經成為中國“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將提交給3月初召開的“兩會”進行討論。
李家祥希望民航在“十二五”期間能提高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據他透露的數據,目前國際貨運領域,有70%以上的業務控制在國外的航空公司手里。客運方面國外航空公司在中國國際航空客運業務上占到54%以上的份額。
民航局:超七成機場虧損虧損額16.8億
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李家祥稱中國現在運營的175座機場中約130座存在虧損,2010年虧損數額達16.8億。他表示“十一五”期間中國民航局對支線的補貼超過60個億,盡管機場虧損但所在地政府沒有埋怨,而是積極進行扶持。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