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在多家商場、超市發現,伴著節假日的到來,兒童玩具區人氣很旺,吸引了許多孩子和隨行的家長。種類繁多的玩具琳瑯滿目,價格也相當可觀,從100多元到幾百元不等,但價格高并沒有影響玩具的銷售,相反,價位越高的玩具更具有吸引力。然而,記者仔細觀察這些玩具后發現,生產廠家、使用說明書、注意事項都被印在了顯眼的位置,但是卻找不到關于維修的保修證書。
市民馬女士說,兩個月前,她花100多元錢給兒子買了輛仿真汽車模型。可沒過幾天,兒子的玩具汽車就不走了,換了電池也沒用,當馬女士帶著玩具車去找經銷商時,卻得到了拒絕,并讓馬女士自己找人維修。“我也不知道哪有維修玩具車的,這車就這樣閑置下來了,周圍的朋友也遇到過這樣的事,無處維修就只能重新買。”馬女士很無奈地說。
義烏商貿城一玩具店女老板說,兒童玩具屬于易壞品,小孩在玩玩具時,會出現摔、碰等不規范操作現象,玩具造成破壞,縮短了玩具壽命,因此不管玩具價格多高,都不在“三包”范圍內。“其實一般玩具和小家電一樣,損壞了也可以修,但是市場上的玩具類型很多,一旦損壞很難找到匹配的零件,雖然同是電動遙控汽車,外形看起來很像,但許多零配件不一樣,沒法相互替換。”女老板說,“如果買去的時間不是太長,消費者來找我們,我們還是會給他換一個的,因為出廠的時候沒有說明維修這一點,我們商家也無法給消費者維修。”
兒童玩具本來是給孩子帶來快樂的,但售后服務的缺失卻讓這快樂有些沉重,而“一次性”也給社會資源造成了很大浪費。“小區里有修鞋店、補衣店等,那么玩具修理店也應該有它存在的必要,這樣,有手藝的人掙手藝錢,我們這些孩子家長也省去了不必要的開支。”馬女士說。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