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靠著一盒盒黃色外殼紅色字印的膠卷,柯達坐住了膠片時代交霸主之位;10年后,這家經營了131年的美國老字號品牌卻只能申請破產保護。
柯達在全盛時期曾經占據我國沖印行業半壁江山的局面如今卻已經基本銷聲匿跡了。如今在安徽的省城,柯達曾經創下招募加盟店多達600多家、市場占有率達60%以上的優秀業績,但眼下已有八成加盟店“退市”,僅兩成加盟店還在堅守。
作為膠片時代的霸主,1998年就進軍安徽市場的柯達,僅用三年就擊退富士和柯尼卡,在安徽市場占有率達到60%以上,黃底綴紅的“kodak”標識曾經涂滿合肥的大街小巷,2002年,柯達在安徽正式設立辦事處。
老楊是柯達安徽地區總經銷商,這家公司從90年代初就代理柯達各種感光類耗材。
老楊:1998年開始,陸陸續續從是200多家到600多家加盟店,一直到今天因為市場萎縮整個安徽省就100多家了,合肥地區總共也有20多家了,有很多店家已經轉為其他工種或者關門了,這20多家的店家還繼續維持生意。
除了加盟店銳減,另一個細節也透露出柯達的強勢不再。1998年柯達加盟商還需繳納4至5萬元的加盟費,而且店內所有感光類耗材只能采用柯達品牌。而后來,不僅不要交錢,店內也允許擺賣和采用一定比例其他品牌的耗材。
柯達的衰落,顯示了整個民用沖印業務的式微。
近年來大部分柯達影像加盟店普遍業績不佳,不少加盟店已被迫歇業。
房租漲了十多倍,店員工資漲了十倍,沖印照片的費用還是十多年前的價格。合肥一家柯達加盟店店主劉先生用“艱難生存”來形容目前的經營狀況。
劉先生:2005年以前的時候,作為我們這些加盟店主要業務的“膠卷銷售”和“底片沖印”已經做的很少了,現在搞“數碼沖印”針對一些零零散散的用戶就更少了,差不多減少了七八成。
另一頗具實力的柯達加盟店老板告訴記者。
柯達加盟店老板:十年前,我這個單店單天就有一萬多張照片的沖洗量,現在就算到五一、十一期,最多也不超過一千張。
據了解,破產重組的柯達正采取措施自救,業務部門由三個減少至兩個,重組后的兩個部門分別是商業部和消費者部,未來的業務重點將放在“商用領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