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加盟之亂
申通快遞是國內率先采用加盟制模式而實現了低成本快速擴張的企業。該公司目前共有獨立網點及分公司830家;服務網點及門店5000余家,中轉部62個,占地1240畝,其網點覆蓋在行業排名第二,其中95%的網點采用承包經營或加盟經營模式。
該公司資料介紹,2011年全年業務量將達到7.5億票,年營業額估計約100億元,全網總投資額約10億元,全網絡共有從業人員約10萬人。
申通的快速擴張在業內有著強大的榜樣力量,中通、圓通、韻達等民營企業均效仿之;反之,四大跨國快遞公司及國內最具影響力的EMS、順豐則是采取100%直營模式。
申通快遞發展初期采用的承包經營,是指承包人在指定的區域內自行發展,自負盈虧,按文件每件1.5元、包裹每公斤1.5元交納承包費(現在有所提高)。
2002年,申通快遞開始推行加盟授權體制,申通總部的營收主要是單據費用和物流運輸費用。在申通,每件快遞都有一張單據,上面有條碼、密碼,加盟商無法印制。加盟商出件,必須從總部購買運單,一張0.8元。此外,所有貨運必須由申通分布在全國的運輸車隊來運送。
加盟商在網絡需要的地方設立網點,使用申通品牌,和總部形成業務合作,但雙方沒有股權關聯。由此,松散的加盟模式管理結構成為行業詬病。此外,區域業務層層分包后,快遞員的罰款成為分包商或加盟商的收入來源之一。
對此,高富根表示,番禺申通公司直屬于上海申通總部管理,所有員工罰款都是執行總公司規章制度,但業務上自負盈虧。
某業內資深人士認為,對加盟制為主的民營快遞公司而言,最主要的難題是一體化管控和內部利益協調,加盟商各自為政,以自身利益為中心,可能會為短期利益而犧牲質量和品牌。
2009年以來,我國先后多次整頓快遞業,取締未經許可經營的快遞網點,主要針對加盟制網點。去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快遞行業特許經營(加盟)合同》示范文本要求,加盟商必須是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的企業法人。目前,加盟商的注冊資本提高到50萬元,直接抬高了加盟商的門檻。
該人士透露,中通、圓通等一些加盟制企業開始加大直營比例,逐步轉型。但申通快遞依舊堅持加盟路線,并認為可以通過加強管理來彌補加盟制的不足。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