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泗陽縣緊緊圍繞“讓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這個主題,全面激活各領域、各層次、各類型不同群體的創業熱情和激情,讓一切有投資能力、有科研成果、有生產技能、有營銷渠道的人都積極投身創業,在全縣真正形成了人人搞經濟、個個忙創業、家家上項目、戶戶奔小康的生動局面。截至2012年5月,該縣民營企業已發展到4702家,個體工商戶達到18958戶。
政策扶持開啟“財富夢想”
創業是發展之基、是富民之本、是活力之源、是崛起之路。面對周邊縣區咄咄逼人的創業態勢,泗陽縣提出了圍繞發展六大百億級綠色產業計劃,全力實施全民創業戰略,縣財政專門設立全民創業基金2000萬元、小額貸款擔保基金1000萬元,并以每年不低于10%、20%的速度遞增。
創業是從無到有,白手起家的過程,創業者所面臨的障礙、風險遠大于普通就業者,需要政府予以大力支持。為推動創業,泗陽縣制定出臺了《關于大力推進全民創業的實施意見》以及全民創業園建設工程、專業市場(特色街區)繁榮工程、“三來一加”推進工程、服務體系建設工程等十大工程扶持政策,完善和落實小額貸款擔保、財政貼息、場地安排等鼓勵創業政策,為創業者提供工商、稅收、信貸等方面的優惠和減免。推行聯合審批、一站式服務、限時辦結和承諾服務等,開辟創業“綠色通道”,幫助創業者“輕裝上陣”。
職業培訓點燃“創業激情”
知識和技能最重要。而創業者知識和技能的提升,離不開職業培訓。泗陽縣充分發揮創業培訓基地和創業實踐基地作用,努力提高培訓能力,擴大規模,讓培訓見實效。
通過一場專題講座、一次優秀村(居)黨支部書記事跡報告會、一期創業技能培訓活動、一次干群交心談話活動、一次創業項目現場觀摩、一次能人大戶現身說法活動、一次大學生村官政策宣講活動等行之有效的方式,運用群眾看得懂、信得過、學得來的創業成功案例,充分發揮創業典型的示范作用,積極推動全民創業熱潮形成。
公共服務構筑“理想平臺”
以前,建個廠要一兩年時間,費時費力還費錢,現在全民創業園水電齊全,有標準化廠房,我們搬進設備就能生產,真的是太方便了!我們風雪鞋業從落戶到投產僅用了2個多月時間。”在該縣王集鎮全民創業園內,宿遷風雪鞋業總經理曹東開心地告訴筆者。
為積極培育創業主體,孵化和扶助中小企業成長,泗陽縣先后在16個鄉鎮設立全民創業園,要求每年新建標準化廠房不少于80萬平方米,其中多層廠房面積占40%以上,廠房入住率不低于90%,新增投產企業不少于150戶。目前,全縣全民創業園標準化廠房累計面積達107.5萬平方米,入園企業828家,創業園迅速成為全民投資洼地。
據泗陽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娟介紹,為更好地激活各類創業主體,對創業成功的社會人員優先聘為副鄉鎮長,享受副科級領導干部經濟待遇;財政供養人員優先提拔使用,正鄉科級優先推薦副縣級領導干部后備人選,副鄉科級優先列入正鄉科級后備干部,中層及以下干部優先列入副鄉科級后備干部;每年拿出5個左右全撥事業編制,用于招錄創業有成的村居黨組織書記。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